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布莱津理工大学
释义

瑞典以高福利,高度发达国家著称(世界竞争力排名第三,人均收入世界第三);著名国际公司有:ABB电气集团(ABB),斯堪斯卡工程公司( Skanska ),伊莱克斯电器公司(Electrolux) ,爱立信通讯公司(Ericsson), 瀑布能源公司(Vattenfall),诺迪亚银行(Nordea),山德维克可乐满(Sandvik Coromant),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ATLAS COPCO) 瓦伦堡投资公司(Investor),宜家公司(Ikea), 新拓尼克(Syntronic),瑞典轴承(斯凯孚)公司(SKF),利乐(Tetra Pak),H&M公司(Hennes&Mauritz AB),绝对伏特加公司(V&S Absolut Spirits),萨博(SAAB),博纳集团 (bonakemi)沃尔沃(Volvo),ICA超市连锁集团(ICA),斯堪的亚保险公司(SKANDIA),斯蒂卡AB公司 (Stiga AB),欧瑞莲 (oriflame),珂丝塔 (Kosta Boda),柯尼赛格汽车公司 (Koenigsegg)

瑞典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高,是诺贝尔奖颁奖地;社会治安状况好, 被联合国评为人类最佳宜居国家之一;风景优美,当地人非常友好,学习和生活在瑞典很安全。

瑞典位于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为25个欧盟申根成员国之一,留学生的签证是申根签证,可以便利地畅游整个欧洲。

布莱津理工大学是一所可以为学生颁发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证书的瑞典综合国立大学,学历受中国教育部的认可,教育部通过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和中国留学网公布了瑞典正规高等学校有研究生层次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名单(21所):

排名第一的就是: Bleking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公立)(布莱津理工大学)它是一所在计算机、商科、战略领导、城市设计空间规划等专业领域中独领风骚的世界级大学。

学校师资强大,大多数教师来自欧美并拥有博士学位同时在各专业领域享有很高的声望。各个专业都与欧盟知名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前往企业参观实习以及工作推荐的机会,并为学生提供了进入瑞典或其他国家继续攻读博士课程的机会。

2007年和2008年连续2年在瑞典所有大学的国际学生申请人数中排名第一位。学校共有全日制学生9000人,其中国际学生有1200人,主要来自美国、英国、欧盟等其他国家,中国学生40名左右。

学校毗邻美丽的波罗地海,3个校区KARLSKRONA、ROMMEBY 和KARLSHAMN距市中心都非常方便。

布莱津理工大学研究生城市设计空间规划专业的风景园林“斯德哥尔摩学派”是著名国际学派: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避免了战争,瑞典获得了相当好的发展环境,福利国家的模式逐渐建立。在建筑、园林、工业产品的发展中,功能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现代运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需求的鼓励。

1910年代,一位大学的植物学教授色南德(R. Sernander)提出根据现有景观的形式来设计公园的新风格。他认为要关注基地的自然资源,在保持当地景观的前提下,结合草地树丛进行设计。一些受色南德的思想影响的公园在Uppsala城市的外围被建造,如1916年的Stadsskogen。

1936年,阿姆奎斯特(O. Almqvist)担任了斯德哥尔摩公园局的负责人。这位雄心勃勃的建筑师试图将新公园的思想在城市中变为现实。他展开了一系列工作,从城市绿带系统的规划到单个公园的设计,开创了斯德哥尔摩市公园发展的新时期。

1938年接替奥姆奎斯特的是布劳姆(Holger Blom),他作为公园局的负责人长达34年之久,他改进了他前任的公园计划,用它去增加城市公园对斯德哥尔摩市民生活的影响:公园能打破大量冰冷的城市构筑物,作为一个系统,形成在城市结构中的网络,为市民提供必要的空气和阳光,为每一个社区提供独特的识别特征;公园为各个年龄的市民提供散步、休息、运动、游戏的消遣空间;公园是一个聚会的场所,可以举行会议、游行、跳舞、甚至宗教活动;公园是在现有自然的基础上重新创造的自然与文化的综合体。

布劳姆的公园计划反映了那个时期的时代精神:城市要成为一个完全民主的机构,公园属于任何人。在这一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斯德哥尔摩公园局成为一群优秀的年轻设计师们成长的地方,一些人成为瑞典风景园林界的主要人物,其中最出色的一员是格莱姆(E. Glemme)。格莱姆1936年进入公园局,作为主要设计师一直工作到1956年,在形成“斯德哥尔摩学派”的大多数作品中,都留有他的手笔。

沿着Norr Malarstrand的湖岸步行区,可能是所有“斯德哥尔摩学派”的作品中最突出的。这是由一系列公园形成的一条长的绿带,从郁郁葱葱的乡村一直到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市政厅花园结束。它的景观看起来仿佛是人们在乡间远足时经常遇到的自然环境,如弯曲的橡树底下宁静的池塘。这个公园能够用来进行瑞典人所喜爱的休闲活动。

在许多情况下,选择作公园的基地常常是不可接近的沼泽或崎岖的山地地貌,看上去几乎没有再创造的价值。“斯德哥尔摩学派”的设计师们以加强的形式在城市的公园中再造了地区性景观的特点,如群岛的多岩石地貌、芳香的松林、开花的草地、落叶树的树林、森林中的池塘、山间的溪流等等。“斯德哥尔摩学派”在瑞典风景园林历史的黄金时期出现,它是风景园林师、城市规划市、植物学家、文化地理学家和自然保护者共有的基本信念。在这个意义上,它不仅仅代表着一种风格,更是代表着一个思想的综合体。

“斯德哥尔摩学派”的顶峰时期是从1936~1958年。1960年代初,大量廉价、预制材料构筑的千篇一律的市郊住宅被兴建,许多土地被推平,地区的风景特征被破坏。尽管,斯德哥尔摩公园的质量后来下降了,但一些格莱姆和“斯德哥尔摩学派”其他人的作品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如今,这些公园的植物已经长大成熟,斯德哥尔摩的市民从前一代人的伟大创举中获益无穷。

城市公园的“斯德哥尔摩学派”的影响

“斯德哥尔摩学派”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同为斯堪的那维亚国家的丹麦和芬兰,有着与瑞典相似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由于二战中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发展落后于瑞典。战后,这些国家受“瑞典模式”的影响,也成为高税收高福利国家,“斯德哥尔摩学派”很快在城市公园的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丹麦的风景园林师在城市广场和建筑庭院等小型园林中又创造了自己的风格,他们的设计概念简单而清晰。最著名的设计师是索伦森(C. Th. Sorensen),他善于在平面中使用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连续图案。

“斯德哥尔摩学派”通过丹麦,又影响到德国等其他一些高福利国家。二战后,大批德国年轻的风景园林师到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学习,带回了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公园设计的思想和手法,通过每两年举办一次“联邦园林展”的方式,到1995年在联邦德国的大城市建造了20余个城市公园,著名的有慕尼黑的西园(Westpark)和波恩的莱茵公园(Rheinpark)。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