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勃艮第公爵庙墓雕塑 |
释义 | 【名称】勃艮第公爵庙墓雕塑 【类别】雕塑 、 名画 【年代】公元1480年 【规格】组雕全高180厘米,长265厘米 【属地】法国 【简介】 在11至12世纪,法国东部的勃艮第公国在建筑与雕刻上有重要的发展,其主要成就是体现了罗马式艺术风格,但由于它的地理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面貌,被称之勃艮第艺术学派。作为这一学派在建筑上的重要标志,是法国克吕尼修道院。1088年至1130年间,这座修道院内的大礼拜堂进行了第三次重建,历史上把这座大礼拜堂称作法国罗马式建筑的开端。修道院建筑在法国是很广泛的,有些教派通常在院内的东西两端增设了横厅和祭坛。为了收藏圣物或圣骸,还在圣坛的外侧,按照放射形状建造几个凸出的小礼拜堂,有的把这种小礼拜堂造在横厅的东侧,以和圣坛相平行。 作为勃艮第学派的雕塑,现在唯有15世纪完成的本图所示这一座庙墓组雕为最有代表性了。它是勃艮第公爵的墓葬纪念性雕塑,在法国中世纪雕塑艺术中较为特殊,具有中世纪写实艺术的典型特点。 在路易十一时期,为了统一法兰西领土,国王一直想解决一些大封建领主的分割问题,而其中勃艮第公爵(即世称大胆王查理)尤其好战,成了法王心中之患。国王与公爵的斗争在整个中世纪法国的土地战争中占着一个重要位置,我们这里就不去详述历史了。公元1477年,大胆王查理终于在南锡城与洛林公爵的一次战斗中被杀。从此,路易十一摆脱了这个最危险的敌手,开始了他扩大国王领地的运动,使法兰西领土第一次得到了统一。勃艮第公爵的这座庙墓建于1480年,就艺术风格看,它是14至15世纪间的勃艮第雕塑家的后继者所为,但确切的作者,尚待进一步考证。 在14至15世纪之交,活跃于勃艮第的一位佛兰德斯雕塑家克劳斯·瑟留特尔(约1380~1406年间),原是荷兰人,他长期住在勃艮第,对那里的雕塑艺术有很大影响。此人的艺术特点是崇尚一种渗透着宗教灵魂的写实主义,给人以肃穆、悲愁和庄严感。这里的这一尊组雕像就具有上述诸种特色。组雕是用石灰石雕凿的,人物全部为等身大,采用入葬的行列形式,两边共有8个修士抬着躺在木床上的公爵的模拟遗体。遗体的脚后安放着一只象征爵徽的狮子形象。所有石雕像都用金箔镶贴,再用黑色涂绘修士的僧衣,其余部位则用彩绘。组雕全高180厘米,长265厘米。它是法国中世纪王室陵墓雕像的特殊艺术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