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扁豆轮纹斑病
释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扁豆轮纹斑病

英文名: Hyacinth dolichos zonate spot

别名: 扁豆褐斑病

病原中文名: 小豆壳二孢

病原拉丁学名: Ascochyta phaseolorum Sacc.

病原分类地位: 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 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扁豆

主要为害部位: 叶片

为害症状

又称扁豆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中央褐色,边缘暗褐色,大小4~10毫米,开始轮纹不明显,后期渐趋明显,病部生出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病原形态特征

Ascochyta phaseolorum Sacc.称小豆壳二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直径100~200微米,黑褐色;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双胞,分隔处稍缢缩,无色,大小7~10×3~4微米。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 phaseolicola(Desm.)Sacc.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部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或越夏,以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在生长季节中,如天气温暖高湿,或过度密植,株间湿度太,均利于本病发生。此外,偏施氮肥植株长势过旺,或肥料不足植株长势衰弱,引致寄主抗病力下降,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重病地于生长季节结束时宜彻底收集病残物烧毁,并深耕晒土,有条件时实行轮作。(2)发病初期及早喷洒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共防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