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京射击馆
释义

北京射击馆位于北京西五环路边,总用地面积约6.45公顷,建筑面积4.7万多平方米(含临时看台),包括资格赛馆、决赛馆、永久枪弹库及室外配套设施,是北京奥运会新建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

展馆名称:北京射击馆

展馆位置:北京市石景山区福田寺甲3号

展馆主题:射击运动

造型亮点:弓箭

建筑面积:45645㎡

开工时间:2004年7月13日

竣工时间:2007年7月28日

固定座位数:2300个

临时座位数:6700个

基本信息

场馆名称:北京射击馆

场地类型:新建比赛场馆

奥运会期间的用途:奥运会射击10米、25米和50米共11个项目的全部资格赛和决赛。

残奥会期间的用途:2008年残奥会射击项目的全部比赛

场馆介绍

北京射击馆工程于2004年7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其建筑群包括资格赛馆、决赛馆、永久枪弹库、武警用房、及制冷换热机房、变配电机房等配套设施。资格赛馆由10米、25米、50米靶馆组成,决赛馆是10米、25米和50米套用封闭赛馆。该馆承担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射击步枪、手枪共10个项目的比赛,总建筑面积45645平方米。

奥运会期间,北京射击馆设观众席约8600个,其中资格赛馆设6100座席,决赛馆设2500座席。其中固定座席约2170个自然席,临时座席6430个自然席。

建筑构思

北京射击馆建筑形体构思取意射击运动起源于林中狩猎的渊源,在建筑形式上能够呼应出森林原始狩猎工具—弓箭的建筑意向。资格赛馆与决赛馆之间的联系部分是整个射击中心园区的入口,建筑设计采用将屋面与入口台阶连成整体的处理手法,由此形成的折线弧形开口形状紧扣“弓”的整个建筑意向。在资格赛馆水平延伸的形体侧面,以及每个入口处都呼应这一主题。

设计理念

射击馆设计特点突出了自然,将自然环境引入室内,与射击项目的起源相呼应。

射击运动自列入奥运会和国际比赛项目伊始,就以其运动的特殊性、竞赛规则的特殊性和场地的特殊性等,彰显出该项目回归自然的独特的风采。源于森林狩猎的运动特征,使其较其他竞赛项目更贴近自然。运动员在草地、蓝天和阳光下,追求精准,以静制动,比拼耐力和心理素质的较量,更使这项运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

尽管各国射击馆的造型各异,但通常都注重场馆与自然的结合,注重与环境和谐。缺少运用建筑的手法追求空间与自然的对话,而这正是射击项目在外部形态设计中所追求的。北京射击馆建筑形体构思取意射击运动起源于林中狩猎的渊源,在建筑形式上能够呼应出森林原始狩猎工具—弓箭的建筑意向。为了表达这一建筑意向,资格赛馆与决赛馆之间的联系部分建筑设计采用将屋面与入口台阶连成整体的处理手法,由此形成的折线弧形开口形状,不仅如此,在资格赛馆水平延伸的形体侧面,以及每个入口处都在重复强调呼应弧形开口的主题,与“弓”的建筑意向形成统一。

此外,在面向南侧广场的建筑幕墙外侧,设计采用了木纹铝合金的竖向遮阳百叶。这样百叶模拟自然的肌理变化,形成抽象的森林意向,与林中射击主题相呼应。

交通路线

公交路线:乘坐地铁1号线,到苹果园下车,换乘664路在北京射击场下车;乘坐2号线在阜成门下车,换乘489路在北京射击场下车。

驾车路线:驱车到五环,行驶到香山南路,再走300米到达目的地。

赛后功能

射击馆在设计之初,就已经为赛后利用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北京射击馆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奥运会后,这里将成为射击国家队训练的场所,老百姓也将有机会使用这座环境优美的建筑。

在北京射击馆部分临时设施改造后,还将有可能对外开放成为健身、购物、休闲、娱乐的场所,成为国防教育、推广公众射击体育运动的基地,成为宣传奥林匹克精神的射击运动博物馆。

主要功能区

2007年7月28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馆正式竣工。北京射击馆2002年开始筹建。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这里将举行射击步枪、手枪共10个项目的比赛,产生15块金牌,同时也是最有可能产生北京奥运会首金的场馆。

于2002年开始筹建的北京射击馆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遵照节俭廉洁办奥运的原则,全面落实绿色、科技、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科学决策,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五统一”目标的实现。

北京射击馆主要分3大功能区:决赛馆、资格赛馆以及枪弹库和武警用房。其中决赛馆共设有2500个坐席,资格赛馆设有6500个坐席。这包括50米靶,10米靶和决赛馆的一块场地。

据介绍,射击馆建筑形体构思取意于“林中狩猎”,在建筑形式上呼应出了森林原始狩猎工具———弓箭的建筑意象。资格赛馆整个比赛区分两层设置,一层为25米、50米两个半露天靶场,二层为10米靶、10米移动靶两个室内靶场。资格赛馆共有观众坐席6491座。其中固定坐席1024座,临时坐席5467座。据悉,射击场馆采用双层式设计,尚无先例。另外,决赛馆共有观众坐席2493座,其中固定坐席1179座,临时坐席1314座。

资格赛馆与决赛馆中,固定坐席和临时坐席都被设计为完整的区域,当大型赛事结束后,轻型钢结构的临时坐席可以被整体拆除,从而获得完整的大空间,可进行多种可能的灵活的功能改造。部分临时设施改造后,还能对外开放成为健身、休闲、娱乐场所。

噪声清除

赛场射击枪声不断却一点都不感觉喧闹。经测试,北京奥运会射击决赛馆比赛时的噪音只有38分贝,低于国家规定的居民住宅夜间背景噪声40分贝的标准。也就是说,这个最有可能产生奥运首金的场馆,比赛时将比夜间一些居民卧室还要安静。

据奥运射击场馆群运行团队临时设施经理王煦11日介绍,为保持一个相对安静的决赛环境,奥运会射击决赛馆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消噪工程,使用了大量隔声、吸声、消声材料,馆内的木丝壁板既能吸音、保温、又能防止跳弹。

射击馆的安全性也一直备受关注。为防止子弹脱靶后打在建筑物上引起反弹或洞穿,给运动员或其他人员造成意外伤害,子弹着落点区域都安装了由两块25厘米厚的木板中间夹6毫米厚钢板构成的挡弹板。木质材料可以防止跳弹,而中间夹的钢板十分坚硬,可以防止被打穿。

场馆特色

场馆像长满树木的森林

站在射击馆外,会发现整个场馆的外壁布满了棕色的木条纹,场馆像长满了高大树木的森林,与背后的群山交融。这一道道爬满整个场馆南面外墙的条纹,既有象征意义又有巨大的用途。场馆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庄惟敏介绍说,射击运动起源于林中狩猎,而这个森林的意象就是通过这道道的木色条纹体现出来。

走近场馆会发现,视觉上错综的条纹,其实都是垂直于场馆外立面整齐地排列起来的,它们专门用于场馆遮阳。庄惟敏说,木条其实是木纹铝合金材质,垂直于屋面正好能够巧妙地遮挡来自东、南、西三个方向直射过来的强光,而将适合的光线导入场馆内。

馆内能闻到青草的味道

走进资格赛馆大厅,一层是运动员休息区,二层是观众休息厅,两层中间设计了渗透式的内部中庭。这种设计使整个场馆变得通透,也使得观众和运动员“虽被刻意地分开”,“却能最大程度地接近”。

沿着中庭向里走,看到的是自然接近土壤色的地砖,交错着的木地板作出了林木的效果。深吸口气,能闻到青草的味道,原来是中庭两侧布置的绿植角落将植物的气息释放到场馆中。刚才在场馆外看到了森林,进入场馆确有进入林中的感觉,让人不禁联想到了“狩猎”。

人在室内,靶在室外

推开资格赛比赛馆大门,“狩猎”的气氛一下子浓烈起来。一个个小窗户一字排开,这就是运动员“狩猎”的地方。走近看,每个小窗户上都有可拉动的玻璃,拉开玻璃,可以看到阳光草地中的一个个与之相对应的标靶———受弹靶位被安放在室外的部分,运动员则在室内的部分完成射击动作。

拉开小窗玻璃的一瞬间,外界的热空气灌进来。据射击馆建筑专业总负责人祁斌说,国际惯例对资格赛的要求是有一部分在室外,在设计之初考虑到赛时外界与室内温度差异以及能耗问题,所以在每一个射击窗口安装了拉板。这样既可以满足比赛的要求,又保证了室内人员的舒适度,降低了空调能耗。

自然采光直达靶心

在二层的观众坐席处,你会发现,远处每一个靶子的中心点位置上都有一道光。但这道光不是馆内聚光灯打上去的,而是自然光。连接室外空间处除了通风顶窗外,还齐刷刷地安装了一层金属板。金属板将外界的自然光整齐地反射到靶子上,加上精确计算过的反射角度,光线一刀切地反射在距地面1.4米的靶面上。

能呼吸的场馆外壁

从观众席出口出来,就回到了中庭观众休息区。正午时分,外界强烈的阳光被遮阳百叶窗挡住,休息区内的温度凉爽适宜。其实室内空调并没有开启,场馆的生态型呼吸式双层幕墙才是室内保持凉爽的关键。这种呼吸式双层幕墙是国内节能技术比较先进的,在双层幕墙之间安装有温度感应装置,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把冷风和热风与室内空气进行交换,实现自然通风对流,适度调节室内温度,减少了空调制冷和取暖的耗能。

全空调比赛空间

第一次看到“半封闭半开敞的全空调比赛空间”的概念难免吃惊,半开敞的设计实在让人无法与全空调比赛空间相联系。然而,射击馆做到了这一点。

由于射击运动员比赛时所穿的比赛服比较厚重,夏天比赛,往往酷热难耐。所以在设计之初,射击馆就考虑了这点。通过立体化的空间气流组织,在保证与室外直接相通的前提下,实现了室内部分的全空调环境,为运动员创造良好条件。

在资格赛馆一层的赛场,受弹靶位被安放在室外的部分,运动员则在室内的部分完成射击动作。北京射击馆工作人员介绍说,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被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墙”隔开。这道墙被专业人员称为“风幕”。“风幕”自上而下,立体流动,既不让室外的热空气溜进馆内,也不会让室内的冷空气溜走。在资格赛馆的一层比赛大厅,就是这道神奇的“风幕”成就了“半封闭半开敞的全空调比赛空间”这一设计。

观众如厕需走“迷宫”

奥运会比赛时,射击馆将容纳数千名观众观看比赛,如此庞大数量的观众如厕问题将通过一项精明的设计得以解决。“射击馆里的公共卫生间设计成类似机场里面的‘迷宫式’的厕所。”

奥运赛时观众很多且相对集中,假如厕所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话,人流进出会很影响效率,甚至出现排大队的情况。“因此射击馆内卫生间没有安全门,而且出入口也是分开的,这就使得进出人流互不交叉,观众从厕所的一头进入,方便后再从另一端出来。”庄惟敏说。北京射击馆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局部气流的控制,达到了卫生间空气不流向场馆内的效果。

此外,北京射击馆厕所中的厕位数量是根据赛后固定坐席设计的,赛时因临时座席而增加的观众将使用场馆内安装的可移动无水环保公厕,以备赛时之需。

建筑特点

最突出的特点

场馆主要以功能出发。因为射击射箭运动对功能的要求非常高,具有特殊的工艺流线的规定。另外,由于射击本身来源于丛林狩猎,因此我们在设计的理念上融入自然,尽力给人一种乡村式的感受。所以在体量和细部的处理上,我们都希望能够有这样一种回归自然的反映。

最大的特点

北京射击馆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最简单最朴素的建筑手法来达到节能和生态的效果。我们不是说花很多的钱设置很多的装置来体验高科技、高生态。我们的资格赛馆中间做了一个很大的阳光中庭,可以解决通风采光问题。通过建筑的手法做到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这就是绿色奥运的最主要的体现。

安全保障

射击场馆建设最大的难度就在于设计的安全性。因为射击要有枪支弹药,枪弹的流线,运动员的流线,观众的流线,裁判员和现场官员的流线,这些都非常重要,严格地不许交叉。而且从枪和弹的流线的关系来讲,本馆的设计是非常严格地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规定和我国有关枪械的管理规定执行的。

安保的问题事实上是射击运动管理上很重要的一点。庄惟敏强调说,对于子弹的跳弹问题我们也做了特别的专门的研究。根据有关规范的规定,通过挡弹板的角度的设计,做到即保证了采光又保证了安全。

七之“最”

最全

北京射击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靶位数最多、项目最全的全天候射击比赛场馆。设有50 米靶位80 组. 25 米靶位14 组.10 米气枪靶位96 组,10 米移动靶位6 组. 还有10 个决赛套用比赛靶位。

最长

资格赛馆二层、三层观众休息厅东西方向有长达256 .8 米的贯通(无柱) 室内空间, 是目前国内最长的体育建筑室内空间, 能让每个射击运动员能拥有同等条件的比赛空间。另外, 无柱大厅也让每个位置的观众都能无障碍地看到比赛

最神奇的预应力

北京射击馆资格赛馆二层比赛区域采用了目前为止国内同类结构中最大跨度的单向预应力空心楼板,厚度为7 0 0 毫米。这一技术不仅成功地实现了大跨度室内无柱

比赛场地. 还赋予了场馆楼板非常良好的防震动效果。如此之厚的楼板防震效果非常好, 楼板震动几乎很微小. 绝对不会对运动员比赛造成干扰。

最大跨度

资格赛馆二层比赛区域采用了目前为止国内同类结构中最大跨度的单向预应力空心楼板, 最大预应力楼板尺寸为23 .7 米x 117 .6 米. 厚度为700 毫米. 成功地实现了大跨度室内无柱比赛场地, 防震动效果很好。

最先进的比赛计时记分系统

射击馆各赛场安装的“电子靶计时记分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射击比赛计时记分系统。该系统采用超声波定位技术与多媒体信息技术, 能自动采集射击信息, 精确记分, 实时统计、显示各靶位的射击分数.决赛馆电子靶计时记分系统还能实时显示各靶位射击的弹着点。其成绩统计精确度、保留信息的完整度都是目前全世界同类场馆中最先进的。

最避音

射击馆设备问的楼板采用浮筑楼板: 防止固体声的传播; 设备问墙体采用双面双层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 内填空腔和吸声材料, 能够隔绝噪音达到5 3 分贝; 设备间的门窗均采用隔声门和隔声窗。“即使屋外下大雨. 观众在室内也听不到。”射击馆外墙所采用的清水混凝土板设计也能起到隔声隔热作用。由于在挂板与保温层之间能够形成约4 0 厚的空气层.有利于墙体保温与隔声。

最会呼吸的奥运场馆

资格赛馆是国内首个半封闭半开敞的全空调比赛空间。其外层幕墙与楼面之间设置了铝合金开窗. 外侧幕墙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了通风口. 上面为排风口、下面为进风口。在双层幕墙之间安装有温度感应装置. 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 把冷风和热风与室内空气进行交换, 实现了室内部分的全空调环境。

场馆大事记

2003年10月清华设计院从10个投标方案脱颖而出

2004年7月13日,北京射击馆破土动工。

2006年3月,双层玻璃幕墙开始安装。

2007年8月开始,作为国家射击队的训练场地,并进行奥运会选拔赛。

参考资料

1.场馆介绍、建筑构思、赛后功能资料来源 

扩展阅读:

1

http://www.beijing2008.cn/cn.shtml

2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22574067

3

2008年第二期《科学中国人》

开放分类:
体育北京建筑奥运会场馆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28次
最近更新:2011-12-17
创建者:邪恶的炽天使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弹指神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7: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