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贝尔热拉克(Bergerac)
释义

地理位置

概况

贝尔热拉克(Bergerac)位于法国西南地区,属于法国十大葡萄酒产区中的西南产区。这座中世纪古城是多尔多涅河的一个港口,也是吉伦特河口一带与内地交易的集市城镇。

西南产区坐落在美丽的大西洋与优雅的地中海之滨,多尔多涅河在产区内缓缓流过。诗人们将多尔多涅河比喻成戏剧丑角身上的五彩斗篷,当它流到贝尔热拉克(Bergerac)和它的葡萄园的时候,便变成了紫色!

西南产区气候炎热,葡萄园面积超过3万公顷,出产各式各样的葡萄酒。其中16000公顷生产AOC酒。产区内又包括十几个法定小区,古老的贝尔热拉克(Bergerac)是西南产区最主要的葡萄酒产地,贝尔热拉克的蒙巴济亚克(Montbazillac)出产的贵腐甜酒,是法国最好的甜酒之一。

“空中花园”——马克依萨克花园

老城狭窄的街道会让人追忆起过往的情景:中世纪,那时候,人们用平底船将奥弗涅的木材运到这里卸下,装上一桶桶葡萄酒前往波尔多,然后再装上香料以及其他的货物返回。这是法国最富饶的地区。就像19世纪法兰西伟大的作家梅里美在他著名的旅游笔记《法国乡村》里写道:这是一个松露、肥鹅肝和葡萄酒的乡村;这是一个松林、田园、河流和牧场的乡村。

这里的葡萄园漫山遍野,还有一百多座城堡对游客开放,不过最富盛名的还是有着“空中花园”美誉的马克依萨克花园。

马克依萨克花园1997年3月才正式对外开放,在此之前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它只是一块不为人知的私人领地。1861年,贵族后裔朱莉安·斯尔沃(Julien de Cerval)继承了这座中世纪庄园,当时这里只有一座小城堡和悬崖边上的望景楼,以及贵族们练习马术所需的长长的回廊。一直在意大利生活的朱莉安并没有想过要在这里大兴土木,然而就在他第一次登上望景楼后,一切的想法就都改变了。就如同法国旅游门户网站FrenchEntre所描述,“多尔多涅河和北部佩里戈尔一望无际的绿色农田尽收眼底,城堡、要塞、大片大片的树木就在脚下,没有人会对这样的景观无动于衷。”

在接下来的数年间,朱莉安在这里种植了上万株植物,从小路到楼梯口,从屋后到崖边,几乎每一处都被绿色覆盖着。为了能够更好地观看多尔多涅山谷的全貌,他特别在最高峰上重新修建了一座望景楼,依照当时的意大利风格,他在观景台四壁装饰了数十种手绘和人工盆艺,莱檬树、榆树、柏树、松树等图案和造型至今清晰可见。

根据公园资料介绍,马克依萨克花园分为三个主要景区,要塞、绿色走廊和望景楼,凉廊位于要塞的最前端,北面峭壁下流淌着多尔多涅河,南面是当年修建的一些防御工事。马克依萨克花园的城堡是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被修剪成各种不规则状的黄杨树(Boxwood)广场,是这里的典型景观。据说朱莉安特别喜欢抽象派艺术,因此要求园艺师将植物修剪成像这样杂而不乱的造型。

代表着主人辉煌历史的是一把“教皇之椅”。经过一条铺满绿色迷迭香和银色亚麻的小径,再穿过一段长长的树林,待树木渐少,一座巨型石椅赫然出现,这就是著名的“教皇之椅”。1870年意大利人占领罗马之前,朱莉安曾是罗马教皇掌管的法国轻步兵的一名军队指挥官。当时,教皇的养子曼图亚主教与朱莉安私交尚好,朱莉安在取得马克依萨克庄园继承权后便邀请年轻的罗马主教前来作客。1903年,曼图亚成为了新一代罗马教皇,于是朱莉安便将曼图亚当年坐过的这座石雕椅取名为教皇之椅。来这里的游客都会在这座石椅上坐一下,希望自己也能像当年的教皇一样,来年拥有好运气。

望景楼是马克依萨克花园的最高点。居高临下,著名的拉侯克·加吉特城(La Roque-Gageac)全景尽收眼底,南下的多尔多涅河由此变宽,对岸延绵数十公顷的农田仿佛没有尽头。根据当地风俗,每周四晚是花园最热闹的时候,整座花园燃起上万根蜡烛,房顶和崖边也会挂满彩灯,游客们边欣赏民间乐队的演出,边品尝鹅肝酱、酿鸭颈、鸭肉卷心菜浓汤等当地特色美食。

贝尔热拉克葡萄酒

贝尔热拉克是法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几乎和波尔多区连成一片,因邻近波尔多区,种植的葡萄品种很类似。贝尔热拉克区还细分成8个产区,生产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像口感柔和的红酒,清新的桃红酒以及干白酒等等。,这个产区与波尔多一衣带水,分布于法国南部的多尔多涅河两岸,是波尔多葡萄园的延伸,被称之为“波尔多的后花园”。

贝尔热拉克的13个产区均为法定产区。这些家喻户晓的葡萄园出产了令人自豪的红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甜型葡萄酒和超甜型葡萄酒。

贝尔热拉克红酒细腻柔和,以果味为代表特征,其新酒的口感相当容易接受。清爽的果味和良好的层次感,配家禽肉再好不过了。这种独特的酒与其他菜肴也非常容易搭配。贝尔热拉克桃红葡萄酒适合作为开胃酒,而贝尔热拉克干白葡萄酒澄清明亮,香气宜人,沁肺腑而留齿间。其新酒可作为开胃酒或搭配鱼类、海鲜等。

历史

贝尔热拉克千年的种植传统,赋予了葡萄酒卓尔不凡的色香味。然而,这一支系也是经历了诸多坎坷才走到的今天,所以应该感谢它的捍卫者和坚忍不拔的贝尔热拉克人。

源自罗马

 公元前5世纪,伊特鲁立亚人(Étrusques)将葡萄酒引入高卢(Gaule),然而葡萄种植技术是从罗马征伐时代开始发展的。在那之前,葡萄酒一般都是从罗马帝国进口,古代的酒器上有画为证。从1世纪开始,波尔蒂加拉(Burdigalla)(波尔多)最初的一些克尔特居民(celte)——Bituriges vivisques决定酿造自己的葡萄酒并种植第一批葡萄。他们选择了进口巴尔干(Balkans)的一种耐寒并适应海洋性气候的葡萄苗木,即Biturica。葡萄种植很快遍布该地区,但就在公元5世纪,野蛮的侵略特别是撒拉逊人(sarrasines)(穆斯林)因宗教禁酒而摧毁了葡萄园。

万幸的是,得到了修道士的挽救和延续,葡萄酒成为做弥撒时的不可或缺之物。这也是葡萄园总是围绕修道院而建的原因。修道士开发的酿酒技术和工艺传给了葡农,并至今应用于贝尔热拉克。1080年,本笃会修士在贝尔热拉克建立了隐修院,并在蒙巴济亚克(Monbazillac)庄园种植葡萄。

早年即远渡重洋的贝尔热拉克葡萄酒

1152年,阿奎坦的埃莉诺(Aliénor)嫁给了亨利二世(Henri II),也就是后来的英国国王,阿奎坦地区随即为英国的王冠所照亮。这场婚礼标志着对英国葡萄酒贸易的开始。贝尔热拉克获得对英国出口葡萄酒的免税特许,供应该市场3个世纪之久。于是,贝尔热拉克成为著名的贸易集散地。随后的英法百年战争,再次重创了葡萄园。而拯救它的仍然是修道士。

1685年,路易十四(Louis XIV I)废除了曾经对国内的新教徒予以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成千上万的新教徒离开法国逃往改革后的北欧国家。自此,与荷兰的贸易蓬勃发展,一直到19世纪。

盛与衰

19世纪初,几乎整个多尔多涅省(Dordogne)全是贝尔热拉克葡萄,那是它的鼎盛时期。同一时期,根瘤蚜虫病席卷欧洲,贝尔热拉克葡萄也受到了影响。很多葡萄木被拔除,只有引进美洲的抗蚜虫苗种,才得以挽救其中一部分。

今天这12000公顷的葡萄园,仅仅是一个世纪前的六分之一。酒的颜色从干白、半甜利口白,到桃红再到红,选择非常广泛。

贝尔热拉克的葡萄品种

贝尔热拉克的葡萄酒是调配酒,即由多个葡萄品种(不同种类、科目的葡萄)酿制而成。不同葡萄品种,依土壤适应性和葡农口味偏好分布于贝尔热拉克的葡萄园里。无论是红酒还是白酒,都是这个传统。

红葡萄品种

美乐、赤霞珠、品丽珠、马贝克

美乐:约占葡萄园种植面积的一半,它对贝尔热拉克的土壤和大陆性气候适应性最强。用它酿出的酒香气四溢,兼具活力与柔滑。它让解百纳的单宁变得圆润,从而更易接受。

赤霞珠:这种葡萄以产量规律和品质优良著称。用它酿出的酒富含单宁,颜色鲜艳明亮。酒龄短的时候体现的是层次感,陈年时越发细腻醇香。

品丽珠:具有赤霞珠的特性,但香气更浓,更适合陈年。

马贝克或山坡:只占全部葡萄品种的3%。其酒口感强烈细腻,颜色致密。只产于蒙哈维尔地区。

白葡萄品种

长相思、赛美蓉、密思卡岱

长相思:该品种在白酒酿制方面的地位上升了。其酒口味独特,散发柑橘类香调的诱人芬芳。

赛美蓉:偏好石灰岩质的土壤和粘土质的沙砾。它酿出的酒呈清澈的金黄色,芳香圆润,带来细腻的口感。该品种易沾染贵腐霉菌,常用于酿制诸如蒙巴济亚克和索西涅克的优质甜酒。

密思卡岱:这是一个娇气的品种,因为它比较容易腐烂。在调配酒中虽然很少占主要地位,却是点睛的一笔。该品种酿出的葡萄酒芳香扑鼻,在18世纪就已经有了“美食与佳酿的葡萄之魁”之美誉。

关键数字

贝尔热拉克产区葡萄种植面积

- 12,800 公顷

各类别总产量

- 86,000,000瓶

风土条件

- 13个法定产区

- 93座村庄

- 12,800公顷

- 56%产量为红葡萄酒,39%产量为白葡萄酒,5%产量为桃红葡萄酒

- 8个合作社单位,其中三个为协作集团。

- 拥有33%的潜在生产力

劳作人员

- 1,200名种植者

- 其中45%为独立的个体葡萄种植者

- 另外55%为合作经营

产品出口

-贝尔热拉克法定产区葡萄酒出口量约占销售总量的15%左右

- 主要出口国家 :英国,比利时,德国,匈牙利,中国(2008年共370 000瓶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