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黄勇,余吉 著出 版 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1
版 次:1页 数:262字 数:316000印刷时间:2010-11-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I S B N:9787307082083包 装:平装
第一章 战火中的湖南
第二章 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三章 第二次长沙会战
第四章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五章 浴血常德
第六章 长沙沦陷
后记
第一章 战火中的湖南
战略地位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终于清楚地意识到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预见到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已不可避免,便开始着手准备抗战。国民政府认为日本占领东三省后,必然以东三省为基地,首先占领平津地区,再沿平汉路或津浦路南下,夺取武汉、南京。同时海军会封锁中国沿海,并会选择要点实施登陆。那么在第一阶段作战中,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会很快沦陷。这样武汉的地位就凸显出来,因为武汉北有平汉路连接北平,南有粤汉路连接广州,位于两大铁路线的交汇点,又有长江西可直达宜昌、重庆,东可顺流而下南京、上海。如果日军从平津南下首先占领武汉,那么不但可以控制中国的心脏地区,将中国南北隔离,东西阻断,然后乘势向东卷击,要是在武汉以东的中国最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力物力没有转移到大西南后方前就占领这一地区的话,那么中国就失去了坚持抗战的人力物力,也就无力再将战争继续下去。因此延,缓迟滞日军占领武汉就成为中国抗战初期最为重要的战略意图,要保证在日军占领武汉前,首先将主力部队逐步撤向西南大后方,避免过早与日军的不利决战;其次争取将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工业设施、人员和资源迁往西南大后方,为持久抗战保存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