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保罗·贝格 |
释义 | 保罗·贝格(Berg, Paul)(1926-)是美国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他一直处于遗传工程前沿,不仅因为他是一种开创性程序的发明家,还因为他是一位担忧基因研究风险的基因工程的推动者。 贝格推动了重组DNA(recombinant DNA)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不同的有机体上剪接DNA,然后将它们重组。这一发现不仅对科学研究很有价值,在包括医学、工业以及农业等许多领域也有不少商业应用。1980年,贝尔凭借重组DNA的研究和美国的沃尔特·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以及英国的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贝格是哈里·贝格(Harry Berg)和沙拉 (布罗茨基) 贝格(Sarah (Brodsky) Berg)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他在纽约的布鲁克林长大,在那上了公立学校。他是个聪明的学生,参加了一个用一年时间读完初中两年学业的项目。贝格认为辛克莱·路易斯(Sinclair Lewis )的《阿罗史密斯》(Arrowsmith)和保罗·德·克鲁伊夫(Paul de Kruif )的《微生物猎人》(Microbe Hunters)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还有一位女性对贝格也有很大的影响,她就是中学示范实验室的监管人和科学俱乐部的顾问苏菲·伍尔芙(Sophie Wolfe)。 1943年,从亚伯拉罕·林肯中学毕业后,贝格被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录取。1943年至1946年间,贝格暂时搁置学业进入美国海军服役。随后他又回到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继续学业,并于1948年取得生物化学学位。贝格以国立卫生研究所研究员的身份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西储大学(现在的凯西西储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研究生,并于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然后他又在丹麦的哥本哈根的细胞生理学学院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做博士后培训。此后,他就读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华盛顿大学,跟随生物化学家亚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学习。1955年,他被任命为微生物学助理教授。1959年,贝格离开圣路易斯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任教,担任生物化学教授。1970年,贝格获得威尔森生物化学教授头衔,并在1969年至1974年间担任生物化学系的主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