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班洪抗英事件
释义

简介

"班洪抗英事件"是佤族人民自发组织的抗英斗争,在边疆各族人民和全国爱国志士的援助下,取得了伟大胜利,维护了国家疆土,捍卫了民族尊严,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班洪抗英斗争极大地推动了佤族与汉族等各民族的认同,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争议

英国入侵云南和云南各族人民反对外国入侵的斗争,主要有上世纪30年代轰动一时的“班洪事件”。换言之,“班洪事件”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乃是英国帝国主义侵略云南的结果,而直接相关的则是中缅界务问题。我们就从中缅界务问题说起。

一、中缅界务问题的产生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民族相通,今天两国边境线长2186公里。纵贯缅甸的伊洛瓦底江源于中国西藏,中国怒江的下游则是缅甸的萨尔温江。缅甸10多种民族与中国云南境内的景颇、德昂、佤、傈僳、哈尼、拉祜、阿昌、独龙、布朗、傣族以及克木人等是跨国而居的同一民族。互为近邻的地理位置和民族亲缘关系,为中缅两国人民密切往来提供了条件。

有文字可考的中缅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距今已有2000多年。尽管元、明、清时期,中缅两国曾发生过战争,但为时不长,战后两国关系迅速恢复和发展,友好关系成为中缅两国历史的主流。直到近代西方列强入侵缅甸以前,中缅边界问题并不突出。虽然双方从未划定过边界,然而中国政府在中缅边界地区的实际控制区域是明确的。

从1824年到1885年,英国先后发动了二次侵缅战争,终于吞并了缅甸,中缅关系遂演变成了中国与英属缅甸的关系。英国占领缅甸后,下一步侵略矛头就指向了与缅甸接壤的云南,以便能够从云南打开侵略中国的“后门”,或如他们所说:“为中国西南无限的市场打开一个后门。”① 这样,中缅边境冲突不断,边界问题突出出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缅2000多公里的边界,出现了中缅边界北段、中缅边界中段、中缅边界南段三个地段的问题。

中缅边界北段,实际上反映以片马为中心的中国腾冲及其以北地区的中缅接壤的界务问题,大约是从尖高山以北至江心坡一带。片马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英国控制缅甸以后,一直企图打开“为川、滇、藏之屏蔽”②的片马地区,从而入侵云南腹地,于是发生了1900年派重兵入侵腾冲明光地区,1910~1911年再派重兵入侵片马地区的事件。虽然英军控制了片马地区,却遭到了我国边疆各族人民的坚决抵抗,当时的中国政府也拒绝承认英军对片马地区的占领。

中缅边界中段,主要指云南西部南畹河和瑞丽江合流处的南畹河三角地区,因其地近猛卯,又称猛卯三角地区。猛卯三角地,归中国所有,在我国界内,然而,随着英国的不断入侵,1897年后,猛卯三角地便以“永久租让”的名义,由英国强行占领和管辖。

中缅边界南段,主要指南卡江起到孟定工隆渡的一段边界,其地主要在阿佤山一带,大部分是佤族聚居区。班洪地区就在中缅边界南段中国境内,“班洪事件”的发生与中缅边界南段密切相关。

阿佤山区是云南西南部的边境屏障,位于临沧、思茅地区和缅甸接壤处,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为怒山山脉的南部余脉。这里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由于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长,而且金、银、铅等地下矿藏也较为丰富。

英国占领缅甸后,即不断向云南方面扩张。在1894年签订的《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对阿佤山区的中缅边界作了规定,其第三条说:“……由此循英国所属之琐麦与中国所属之孟定分界处之江而行,仍随此两地土人所熟识之界线,至界线离此江登山处;以萨尔温江及湄江(即澜沧江)之支江水分流处为界线,约自格林尼址东经99°(北京西经17°30′)、北纬23°20′,约至格林尼址东经99°40′(北京西经16°15′)、北纬23°处,边界线即上一高山岭,此山名公明山,循山岭向南而行,约至格林尼址东经99°30′(北京西经70°)、北纬22°30′,以镇边厅地方归中国。然而其线由山之西斜坡而下至南卡江,即顺南卡江而行,经过纬度十分之路,以孟连归中国、孟仑归英国。”

根据这个条约,英国撤消了一度提出对车里(景洪)、孟连、镇边厅的无理要求。英国对此却又不甘心,又寻找借口要求改订。1897年签订的《中缅条约附款》,虽然作了有利于英缅当局的修订,英国从中国手中夺去了科干等地,然而阿佤山的边界线,仍然维持了1894年的条约。

但是,条约文字实际上只是指出了边界的大致走向,内中有诸多的矛盾,难于落实,如约文中经纬点与分水岭位置的矛盾、与山名实际位置的矛盾,自然界线与政区界线的矛盾等 ①。从1899年到1900年,中英双方对中缅边界南段进行会勘,约文本身的矛盾暴露了出来,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吵,结果,双方先后提出红、黄、蓝、绿、紫五条分界线。

英国代表斯格德提出了两条线,一条是红色线(自拟线),另一条是绿色线(拟让线)。中国代表刘万顺、陈灿也提出了两条线,一条是黄色线(以中国驻英公使薛福成的草图为依据的拟划线),另一条是蓝色线(拟让线)。清政府外交部也拟出了一条紫色线(部示线)。

这个“五色线图”,由于双方差别较大,未能达成任何协议,这样中缅边界“南段未定界”遂被拖了下来。英国对此并不甘心,企图挑起事端,入侵云南,最终导致了“班洪事件”的发生。

二、班洪事件是英国入侵云南的结果

班洪事件与英国长期企图入侵云南、破坏中缅边界南段息息相关。而酿成事件的直接起因,则是英国的“缅甸有限公司”对班洪地区炉房银矿的垂涎和掠夺。班洪地区,即使按照未定界的划分,亦属于中国管辖范围。

炉房是班洪、班老、永邦三个佤族部落共管的银矿。清初吴尚贤曾在这里开设茂隆银厂,年产纯银13万两,因而致富。英国“缅甸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伍波浪,曾潜入炉房探察,并以每驮英洋10元的代价收购炉房矿渣。经过化验,炉房矿渣含银量高,伍波朗为达到夺取炉房银矿的目的,用金钱收买了边境个别头人,与之签订了一个“开办炉房银矿办法”。

条约签订后,伍波朗与个别头人开始了开矿活动。然而这个条约及其开矿活动,却遭到了班洪、班老等部落首领的坚决反对,并准备武力反抗。英国侵略者眼见到手的利益将化为乌有,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以武力攻占炉房,掠夺整个矿区。

伍波浪为此取得了英印殖民政府的支持,从印度调来约千名雇佣军,勾结个别头人,提供骡马等运输工具,将军需物资运到滚弄江沿岸,并在党阳修建机场,沿滚弄江一带驻扎雇佣军约2000人。

经过一番备战和策划以后,到1934年1月20日,英军以正规军250人为先头部队,自户板开出,经过孟混、班孔、班谷,占据户算、南大、金厂、炉房等地,构筑工事,建筑营房。接着,英军2000人入侵班洪,强行采掘矿砂,运往老银厂冶冻。

英国侵略者进攻班洪,强占炉房,掠夺银矿,引起了班洪地区诸多头人和各族边民的坚决反抗,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因为,如果“班洪被侵,颇予我滇省南防未来的威胁。”②于是,“班洪事件”轰动一时。

三、各族人民反侵略斗争,终于把侵略者赶出班洪地区

英国侵略者入侵班洪的同时,又企图向班洪王胡玉山第二、班老王困鄂及班老困刚龙散猛等人送礼诱降。这三家均世代看守中国银山,表示绝不违背祖训,要誓死保卫银厂。“班洪王痛恨英人无端侵略,遂召集佧佤兵千余,保护矿厂,以拒英兵”,①决心进行战斗。

班洪王一面召集民团准备战斗,一面派人到绍兴、公鸡、搭田、官中、蛮国、嘎喜、莫刊、弄垮、敢色、班老、永班等部落送信,召集佤山十七王会议,统一抗英行动。在稍后各王发出的《告祖国同胞书》及致“中英会勘滇缅南段界务委员会主席伊斯兰先生”的信中,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书中说,阿佤地区,“自昔远祖,世受中国抚绥。固定边疆,迄今数百年,世及弗替;不但载诸史册,即现尚存历朝颁给印信,可资凭证。”近日,英人“劲军千余,新式武器均备,明则探矿调查,遮掩我祖国人民之耳目,淆乱世界之公论;暗则占领我班洪炉房等处银矿,以逞其野心。步步压迫,种种手腕,无所不用其极,必得我全佧佤山地,奴我佧佤山民而后已。” 为此“集众剽牛,拭泪商议,断指发誓曰:吾佧佤山,虽地瘠民贫,亦有数千里之地,数十万户之民,居天然之险,特果敢之勇,宁血流成河,断不作英帝国之奴隶,即剩一枪一弩一银一妇一孺,头颅可碎,此心不渝。”② “佧佤山地与中国为一体,不能分割。”③ 并为此而采取了军事行动。

《告祖国同胞书》是阿佤各王的宣言,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反映了祖国各族人民为保家卫国的决心,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深刻的意义,值得大书特书。

“班洪事件”消息传入内地,引起各方面的强烈反映,舆论沸腾。在昆明有20多个民众团体和爱国人士组成了“云南民众外交后援会”,动员人民群众从各方面声援班洪地区各族人民的抗英斗争,并在各县成立分会。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的各界人士,集会游行,示威请愿,组成了“划界促进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声援“班洪事件”的反帝浪潮。驻普洱的云南第二殖边督办公署派委员到班洪,赠送作战物资,鼓励边民保境爱国。镇康县长、勐董土司、澜沧县政府等也分别给班洪地区送去物质支援和道义声援。

在声援班洪地区人民的斗争中,出现了“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组织,为首的是景谷县傣族爱国志士李占贤。他得到云南第二殖边督办杨益谦的支持,倾家之所有,拿出10万现金作经费,组织了义勇军,先后有2000多人参加,组成“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指挥部”,李占贤任总指挥官,苏右卿为指挥官,下设6个处,分编5个大队。5月25日,义勇军赶到班洪,决定先打丫口之敌,协攻两翼之敌,最后进攻炉房正面之敌。

5月30日拂晓,义勇军5个大队全面出击,总计投入兵力2200人。激战一日,英军受挫,放弃丫口寨及上、下班老,退守炉房。此役毙敌五六十人,我军战死16人,伤30多人。次日,班洪王代表张万美、义勇军代表李士相在公明山召集各王会议,订立了抗英盟誓。盟誓明确规定,各王永远服从中国政府;炉房厂地为中国所有,他人不得侵占;义勇军与各王在抗英斗争中互相支持,不得投降英方或不服从中国政府,否则由各王共同诛灭之。

义勇军在班洪地区各王和各族边民的支持下,全国人民的声援下,于6月6日夺取了炉房。在随后的战斗中有胜有负,最终将英国侵略者赶出了班洪地区。班洪地区的斗争,终于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一段落。

“班洪事件”体现了中国各族边民为捍卫祖国领土的不可屈服的精神,是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胜利以前,为数不多的反抗外国侵略斗争中取得胜利的事件。班洪事件的胜利,其意义不可低估。

四、中缅界务问题的最后解决

班洪抗英斗争的胜利,迫使英国又回到谈判桌上来。1935年,双方派出代表,并由瑞士陆军上校伊斯兰为中立委员,参与勘界。然而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全力以赴进行抗战。此时英国竟于1940年7月宣布封闭滇缅公路三个月,给中国施加压力。中国当时的政府迫于对日形势和英国的压力,于1941年6月18日与英国签订了换文,就中缅边界南段未定界划定界线,这条界线称为“一九四一年线”。根据这条线,阿佤山地区约3/4划给了英属缅甸,而中国保留了约1/4的阿佤山地区。然而这条线尚未勘定,太平洋战争爆发了,于是“一九四一年线”事实上仍然作为未定界而延续下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和睦邻友好政策,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的解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战结束以后,缅甸亦脱离英国而独立。因此中缅两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既考虑历史背景,又考虑当前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互谅互让和友好协商的方针,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经过多次协商,终于在1960年,两国政府先后签订了中缅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从而圆满地解决了两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 ①。

中缅边界条约全部划定了中缅未定界。在确定边界线时,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既考虑到历史上传统的习惯线,也考虑到片马、班洪地区曾掀起过反英入侵的民族感情,还要对某些不合理的地段进行局部调整。这样,在中缅边界北段,片马、古浪、岗房划给中国;在中缅边界中段,废除缅甸对猛卯三角地的“永租”关系,划给缅甸;作为互换。在中缅边界南段,将班洪、班老部落在“一九四一年线”以西的辖区划还中国,接着,在1960~1961年间,两国对中缅边界全面勘察定界,竖立了永久性界碑(桩)。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及其随后的勘界,最终解决了两国的边界问题,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应该承认,历史上片马、班洪地区各族人民的抗英斗争,不仅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也为后来最终解决中缅边界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班洪抗英斗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竖立了一座丰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