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霸王陵
释义

简介

霸王陵在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东南约一公里的凤凰山上。项羽死后,人们将他的衣物葬在此处并建祠纪念。根据祠前唐代少监、书法家李阳冰于上元三年(762年)所书篆额“西楚霸王灵祠”,可知该祠建于唐或唐以前,唐代以后屡次修葺与扩建。唐会昌元年(841),宰相李德裕撰写《项王亭赋并序》内称:“自汤武以干戈企业,后之英雄莫高项氏,感其伏剑此地,因此,赋以吊之”。南唐文学家徐铉撰写《项王亭碑》,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霸王祠曾一度被命名“英惠庙”。经历代修葺与扩建,霸王祠初具规模,有正殿、青龙宫、行宫、水龙宫等共99间半。传说正式帝王才能建祠百间,项羽虽功高业伟,但终未成帝业,故少建半间。殿内原有项羽、虞姬、范增等人塑像及石狮、旱船、钟、鼎、碑等文物和唐宋诗人孟郊、杜牧、苏舜钦、陆游、王安石、李清照的题诗。后屡遭兵燹,大部分建筑被毁。清同治七年(1868),重塑霸王像。上悬“拔山盖世”匾额,旁有楹联:“山襟水带,虎啸龙吟”。两旁木柱上有清朝贡生范琴波的对联:“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杜师雄真豪士灵祠大哭至今草木有余悲”。

现状

建国后,祠内仍有塑像数尊。文革中,塑像、墓地被毁,仅存正殿3间与两侧厢房,改为乌江农业中学。1984年6月,政府拨款10o7万元,拆除旧存正殿,重建亭殿5间,面积188平方米。同年11月,重建工程结束,殿中塑立仿青铜霸王像一尊,高达2o66米。上悬书法家田原手迹“叱咤风云”横匾,殿旁并挂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朱丹书写的对联。大门木柱上有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书写的对联:“犹听叱喀之声外黄末坑能存儒念壮哉心鄙秦皇帝;忍见风云变色虞姬自刎专为报恩败己头抛吕马童”。与此联并列的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写的对联:“彼可取而代之,白眼视秦皇,一时气盖人间世;汉皆已得楚乎,乌骓嗟不逝,千古风悲垓下歌”。门匾“霸王祠”三字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所题。殿内刻有女书法家李圣和书写的杜牧《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和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百战疲劳将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两块诗碑。霸王祠院内正中立的石碑,是***手书杜牧的《乌江亭》。

霸王祠后是霸王陵,通往墓冢的石板神道为古松掩映,四对石人石兽队列,粗犷简约,典型的明代雕塑风格。霸王陵呈椭圆形四周砌青石护住封土,上有汉白玉栏杆。陵前立有明万历年间和州知州谭之凤题写的“西楚霸王之墓碑”。陵两侧有宋乌江县令龚相《项王亭赋》:“墓四周古松数百章,怒涛汹汹常如大风雨至”。和清代卢润九《读史偶评o项王墓》诗:“帝业方看垂手成,何来四面楚歌声;兴亡瞬息同儿戏,从此英雄不愿生”。陵左侧有地下墓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