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释义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1]

[唐]崔涂

迢递三巴路[2],羁危万里身[3]。

乱山残雪夜[4],孤烛异乡人[5]。

渐与骨肉远[6],转于僮仆亲[7]。

那堪正飘泊[8],明日岁华新[9]。

注释:

[1]除夜,除夕,即阴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晚上。有些版本作“除夜有怀”。

[2]迢递,遥远的样子。汉末益州牧刘璋设“巴郡”、“巴东”、“巴西”三郡,故有“三巴”之说,今四川省东部地区。

[3]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苦;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万里身:此身离家万里之外,路途遥远。

[4]残雪:残余的积雪。

[5]孤独:一支烛。这并非实指,而是说自己在这除夕之夜,孤独独照,更感到离家万里的异乡人了。有些版本引作“孤烛异乡人”或“孤独异乡人”

[6]骨肉:指有血统关系的骨肉亲人。

[7]僮:未成年的仆人。亲:亲近。

[8]那堪:哪能受得了。

[9]岁华:年华。

简评:

这首诗写除夕之夜旅居之感怀。首联即对,起句点地,次句点人,气象阔大。颔联写除夕客居异地的孤独。颈联写亲眷远离,僮仆成了至亲,再烘托“独”字。尾联点出时逢除夕,更不堪漂泊。离愁乡思,发泄无余。

简析:

这首《巴山道中除夜书怀》,当系客居四川时所作。

本诗抒写旅途之中,适逢除夕之夜的悲愁。全诗核心是一个“悲”字。

诗的首联,把诗人离家万里,飘泊天涯的无限情怀,深挚地抒发出来。但发调高唱,气象显得十分阔大,因此它并不给人以萧瑟的感觉。

但接着的颔联,具体地描绘出了异乡除夜的凄凉:在一片乱山之中,冬尽雪残,斑斑点点,表示着春天又降临人间;寒冷先独坐,一支微弱的烛光,半明半暗,映照着诗人孤单的身景。

颈联,异乡残夜,孤客愁怀,既写出了诗人心境的悲凉和慰藉,也从而把游子思乡、怀念亲人这一在旧时代最能牵动人的感情,真挚而细腻地表达了出来。语言质朴,感情温厚与第二联互相映衬,亲切感人。

尾联,“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就此拓开一笔,不仅点出了这除夜这一含有特殊意义的时序,而且加深了除夜怀乡的主题,强烈地表示了不堪忍受的异乡飘泊,希望在岁华更新的一年里,自己也将有一个新的开始。朦胧的希望,善良的祷祝,凝聚了诗人的多少辛酸,这正是旧时代士子们的不幸。

全诗意境苍凉,情韵幽绝。

集评: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诗人简介:

《唐才子传》卷九:涂,字礼山,光启四年郑贻矩榜进士及第。工诗,深造理窟,端能竦动人意,写景状怀,往往宣陶肺腑。亦穷年羁旅,壮岁上巴蜀,老大游陇山。家寄江南,每多离怨之作。警策如“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巫娥》云:“江山非旧主,云雨是前身。”如:“病知新事少,老别故交难。”《孤雁》云:“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山寺》云:“夕阳高鸟过,疏雨一钟残。”又:“谷树云埋老,僧窗瀑照寒。”《鹦鹉州》云:“曹瞒尚不能容物,黄祖何因解爱才。”《春夕》云:“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陇上》云:“三声戍角边城暮,万里乡心塞草春。”《过峡》云:“五千里外三年客,十二峰前一望秋。”等联,作者于此敛衽。意味俱远,大名不虚。有诗一卷,今传。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