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东四清真寺 |
释义 | 简介在东城区东四南大街13号。始建年代说法有二:一是始建于元至正六年(1356年),传说宋元期间有筛海尊哇默定的第三子筛海撒那定在北京东城建立清真寺;二是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由明代后军都督回族同知陈友捐资创建。寺坐西朝东,大门3间。明景泰元年(1450年),代宗皇帝朱祁钰题“清真寺”匾额,故有官寺之称.今寺大门是1920年改建的。二门内有原来邦克楼(宣礼楼)的部位。垂花门内的庭院有礼拜殿,可容500多人同时礼拜。大殿的3座拱门都刻有《古兰经》经文,院南北各有保存明代建筑风格的5间配殿和3间配房,均带前廊。在南配殿的资料室里存有各种版本的《古兰经》,最为珍贵的是一本元代手抄本,文字精美,保存完好,还有埃及国王赠送的图书等珍宝。现为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驻地。 全寺建筑分前中后3进院落,占地面积15亩。寺内主要建筑由礼拜大殿,南北讲经堂、图书馆、净水堂等组成。大殿建在寺院西侧,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可容500人同时礼拜。殿高15米,前部为木质结构,造型古朴,为中国庑殿式建筑,殿内可见20根大彩柱,直径有48厘米,柱面彩绘赤金大型荷花,中央3根横梁上彩底金字阿拉伯文穆哈噶格体《古兰经》节文。 寺内规划寺坐西朝东,大门3间,建筑面积l万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特点。 主要组成为供礼拜用的大殿、南北讲堂、水房和图书馆。大殿金碧辉煌,雕梁画栋,3座拱门刻有《古兰经》经文,殿内可容纳500多人同时做礼拜。殿后的窑殿为无梁的穹窿顶结构,抬头仰望,高深幽远,玄奥神秘。 东四清真寺现在是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驻地,也是穆斯林做礼拜的所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