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
释义 | 北京大学哲学系始建于1914年,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学系。创建之初为北大文科哲学门,亦称“中国哲学门”,1919年更名为哲学系。历史上,著名学者蔡元培、胡适、蒋梦麟、熊十力、唐钺、邓以蜇、汤用彤、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宗白华、朱光潜、冯定、陈康、贺麟、沈有鼎、洪谦、张岱年、胡世华等先后在这里执教,培养了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成为现代中国哲学的摇篮。 系简史哲学专业(科技哲学与逻辑学方向)该方向始于1987年,原为逻辑专业,2003年改为现名,培养兼具自然科学和哲学知识背景的综合型理论人才和科技传播、科技管理人才,主要专业课程:科学通史、科学哲学、博物学导论、科学传播导论、科学社会学、逻辑史、逻辑哲学。 宗教学专业该专业始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的本科生宗教学专业,培养宗教学理论人才和宗教事务管理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宗教哲学、中国宗教史、宗教社会学、基督教史、道教史、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伊斯兰教史、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宗教现状与宗教管理。 1937年,由于日本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哲学系随校内迁,在云南昆明与清华、南开的相关科系合组为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抗战胜利后,1946年北大复校,哲学系也随校北上,恢复为北大哲学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部分高校哲学骨干教师汇入哲学系,进一步壮大了哲学系的阵容。1978年,心理学专业从哲学系分出,独立成为心理学系。 1978年以来,哲学系在改革开放的环境里快速发展,学科门类逐步完备,教师配备渐趋合理,图书资料日益丰富,科研条件极大改善。 198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美学成为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1988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三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1994年起列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哲学的全部8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哲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02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等四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1995年9月宗教学由原来与哲学、逻辑学并列的专业独立成系。按照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宗教学系与哲学系联体运作,以求协力发展。 90年来,哲学系共培养了8000余名毕业生,其中有张申府、冯友兰、孙本文、罗常培、顾颉刚、杨晦、潘菽、朱自清、朱谦之、牟宗三、何其芳、胡世华这样的大学者,也有邓中夏这样的革命志士,还有各行各业的大批骨干力量。这些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北京大学哲学系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还将在21世纪对人类文明继续作出应有的贡献。 组织机构系党委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委员名单 书 记:丰子义 副书记:于晓凤 委 员:张秀成、尚新建、叶闯、邢滔滔、王骏、杨立华 系行政系 主 任: 赵敦华 教授 副系主任: 胡 军 教授、李四龙 副教授、张秀成 系学术委员会主 任: 陈来 委 员: 赵敦华、胡军、丰子义、陈 来、刘壮虎、张志刚、吴国盛、李中华、韩水法、王博 系学位委员会主 席: 胡军 副主席: 丰子义 韩水法 委 员: 赵敦华 张志刚 孙永平 陈来 吴国盛 刘壮虎 徐向东 姚卫群 章启群 杨河 王东 工会工会主席: 张中秋 副主席: 席大民, 李少华 (兼福利委员) 文体委员: 程炼 宣传委员: 邢滔滔 组织委员: 叶闯 财务委员: 王军 女工委员: 索丽亚 青年委员: 杨立华 历届系主任陶履恭 (1918.02—1919.03) 陈大奇 (1919.03—1919.11) 蒋梦麟 (1919.11—1921.09) 陶履恭 (1921.09—1923.02) 陈大奇 (1923.03—1926.04) 徐柄昶 (1926.04—1929.03) 邓以蛰 (1929.04—1930. ) 张 颐 (1930. —1933. ) 汤用彤 (1934. —1937.08) 冯友兰 (1937.08—1938.04) 汤用彤 (1938. —1943. ) 冯文潜 (1943.07—1944.08) 汤用彤 (1944.08—1949. ) 郑 昕 (1949. —1952. ) 金岳霖 (1952. —1956. ) 郑 昕 (1956. —1966. ) 冯 定 (1978. —1981. ) 黄楠森 (1981. —1987. ) 朱德生 (1987. —1993. ) 叶 朗 (1993. —2001. ) 赵敦华 (2001. — ) 研究机构实体机构外国哲学研究所 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虚体机构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 北京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 北京大学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北京大学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儒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儒商文化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宗教学研究所 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 中国哲学教研室 外国哲学教研室 逻辑学教研室 伦理学教研室 美学教研室 佛教与道教教研室 基督教与宗教学原理教研室 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 历史名人朱自清 (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江苏扬州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主要著作有《诗言志辨》、《略读指导举隅》(与叶圣陶合著)、《经典常谈》、《标准与尺度》、《语之零拾》、《论雅俗共赏》、《新诗杂话》,散文集《背影》、《荷塘月色》等。出版有《朱自清全集》。 冯友兰(1895—1990),河南唐河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张国焘(1897—1979),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又名张特立,江西萍乡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后来曾参加五四运动。原为无政府主义者,后转信马克思主义。1920年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49年移居香港后转赴巴西和加拿大。1979年12月因病去世于多伦多。 牟宗三(1909—1995),宇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1927年人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哲学系。1933年毕业后,曾先后在华西大学、中夺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等校任教,以讲授逻辑学和西方哲学为主。1949年去台湾,任教于台北师范大学、台湾东海大学。1995年4月病逝于台北。 张岱年(1909—),字季同,别署宇同。 河北省献县人。 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 范大学,1933年秋在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后任教于私 立中国大学,1946年任清华大学副教授,1951年任教授。 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问题史]》、《中国哲学发 微》、《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和《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 凡》等著作。 任继愈(1926—),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42年起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担任教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从1987年起,任北京图书馆馆长,兼北京大学教授。其主要著作有《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中国哲学史论》、《任继愈学术论著自选集》、《老子今译》和《墨子》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