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
释义 | 简介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86年成立,2002年重新组建,2003年列入安徽省高等学校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心即开始了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是全国开展旅游研究最早的单位之一。 近年来,中心以我校人文地理学、生态学博士学位点和旅游管理、区域经济学、社会学硕士学位点为支撑,以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省级重点学科和旅游管理、校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不断拓展研究领域,现已形成以陆林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旅游开发与规划、以黄成林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以查良松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旅游环境与信息管理等三个明确的研究方向。 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8人,兼职研究人员8人。专职研究人员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博士14人(含在读7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1人,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人,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 1987年,中心老一辈学者韩也良教授主持了我国旅游研究领域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山风景区开发理论的地学研究》。2003年以来,中心研究人员共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和一批厅局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中国传统村镇型旅游地发展特征及运行机理研究》、《中国旅游城市化过程及机制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调控机制研究》、《交通要素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与特征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中国山地旅游发展过程和机制研究》、《旅游废弃物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及测度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03年以来,中心研究人员共出版《徽州村落》、《安徽省旅游业竞争力研究》、《地图艺术设计》等9部学术专著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旅游规划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旅游地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10部高校教材。 2003年以来,中心研究人员累计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海滨(岛)型与山岳型旅游地客流季节性比较——以三亚、北海、普陀山、黄山、九华山为例》获“中国地理学会吴传钧优秀人文地理论文一等奖”,《黄山旅游旺季游客超载调控措施研究》、《山岳风景区客流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获“中国地理学会陈传康优秀旅游地理学术论文奖”。《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特征研究——以云南若干村镇为例》获“安徽省首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2003年以来,中心依托我校有关学位点,培养旅游管理及旅游相关方向硕士毕业研究生70余人。目前旅游管理及旅游相关方向在读硕士80多人,在读博士10人。我校已成为全国旅游管理及旅游相关方向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院校之一。 2003年以来,中心先后主办或协办全国性学术会议4次和省内学术会议2次,邀请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及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学者讲学,选派教师10余人次赴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芬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及中国台湾交流访问,应邀参加学术会议和外出讲学百余次。 中心积极承担地方委托科研和咨询项目,拥有旅游规划设计单位乙级资质。2003年以来,先后主持《安徽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安徽省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评定标准》、《郑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芜湖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淮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黄山旅游股份公司发展战略及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等课题50余项,参与《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浙江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安徽省红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课题20余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