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大学环境与城市学院 |
释义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于2007年5月在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系基础上建立。城市与环境学院以地理学为主体,还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等多种相关学科,具有理、工、文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学院中既有老一辈的学界泰斗,又有一大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尤其是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学生,城环学院完全有能力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学院。 一、学院概况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共78名。其中有院士2名、长江学者3名、杰出基金获得者6名。“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群体” 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批支持的创新群体。全体教学、科研和管理教职员工在教学和科研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院下设4个系、一个研究所,即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资源与环境地理系、生态学系和历史地理研究所。另有地理科学研究中心、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十多个研究中心。 目前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也是落在城市与环境学院下面。 学院拥有地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貌第四纪、历史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涉及资源、环境、生态、城市等多个领域。学院有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人地系统与环境遥感实验室。 在教学方面,学院根据国家建设需求和科学前沿设置专业。 本科生有5个专业: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城市规划。 硕士研究生有10个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貌与环境演变、城市与区域规划、景观设计学、第四纪地质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生态学。 博士研究生有6个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貌与环境演变、第四纪地质学。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承担大量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发表大量高水平研究论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奖励,为国家的决策提出科学依据。 二、城市与环境学院沿革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历史沿革最早可追溯到1904年在京师大学堂文学科中设地理学门。[据王恩涌考证:1904年仅仅是个计划,并未实现。在北大讲地理课的是张相文教授,他1917-1919年在北大讲授《中国地理沿革史》,编有《中国地理沿革史》讲义。目前的学科发展历史与清华大学的地理系和燕京大学的历史系有更直接的渊源。 清华大学于1928年成立地理系,著名的地质学家翁文灏担任第一任系主任。地理系于1929年招收学生。由于系的发展,到1933年,在学科上有了扩大,下设地理、地质、气象三个组,分别培养地理、地质、气象方面人才,改名为地学系。 抗日战争开始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于1938年4月在云南昆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原清华地学系与北大地质系合并为地质地理气象学系。抗战胜利,三校回迁,原清华地学系与北大地质系各回本校。清华原地学系的气象组遂单独成系。 1950年初,因当时国家急需地质人才,清华地学系中的地质组遂单独成立地质系,地学系只留有地理组。 1952年,为适应国家建设,全国高校进行大调整,原清华的地学系调整到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历史系少数教师一起成立的地质地理系。当时,学习苏联培养人才的经验,地理学遂采取按二级学科成立专业,分别制定教学计划以培养专门人才。在地质地理系,1952年设有自然地理专业。1955年又设立了经济地理与地貌两专业,同时引进部分地质学教师,开始招收地质专业学生。这种方式是我国地理学高等人才培养上重要变化。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高校于1966年停止招生。 北大地质地理系于1972年开始恢复招生。当时,考虑到世界发达国家在环境污染、城市化与卫星遥感技术等方面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遂确定地理学的专门人才培养采取理科专业与应用相结合,自然地理与环境保护结合,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相结合,地貌与遥感技术相结合以培养理科应用人才。这使地理学人才培养又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它不仅是文、理结合,而成了文、理、应用、技术大综合的新时代。 1978年,地理学方面的学科与地质学方面的学科分别成立地理系与地质系。地理系下设自然地理、地貌和经济地理三个专业。随着学科发展日益重视应用的趋势,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老学科的新变化,于1989年将地理学系改名为城市与环境学系。 由于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北大在2002年将原城市与环境系与环境科学中心合并成立了环境学院。2007年5月,学校决定将环境学院的两部分分开,原城市与环境学系所属部分成立了城市与环境学院。 三、以创世界一流为总体目标学院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创世界一流为目标。紧密结合国家需求,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科研条件建设,大力提高城市与环境学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积极推动学院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通过3-5年的努力建设,使学院的师资队伍水平、设施水平、教学研究水平和主要学科方向的水平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某些方面争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化的建院模式 学科建设将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实施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国际化战略。采用国际通行的办学模式和评估体系,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管理机构和企业的联合办学和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建立国内和国际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学科建设的国际化。 突出中国特色、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学院建设注重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在学科建设中将注重已有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扶持和培养某些国家急需的学科和重要的新兴学科。发挥学院学科齐全的优势,学科布局注重文、理、工相关学科的结合。 四、师资队伍(以下人名均按姓氏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院士、“长江学者” 侯仁之 方精云 陶澍 周力平 教授 陈效述 蔡运龙 柴彦威 冯长春 方拥 韩光辉 贺金生 胡建英 韩茂莉 吕斌 刘耕年 刘鸿雁 李有利 莫多闻 阙维民 唐晓峰 吴必虎 王红亚 王缉慈 王学军 王永华 王仰麟 徐福留 许学工 俞孔坚 杨小柳 曾辉 百人计划研究员 李喜青 朴世龙 李永平 王喜龙 许云平 副教授 曹广忠 曹军 陈彦光 陈耀华 邓辉 董豫赣 冯健 郭大立 贺灿飞 李本纲 林坚 李双成 刘雪萍 刘文新 卢哓霞 李宜垠 蒙吉军 孟晓晨 沈泽昊 童昕 唐志尧 汪芳 武弘麟 吴健生 王娓 王昀 岳升阳 郑公望 张家富 张天新 赵昕奕 郑成洋 讲师 楚建群 吉成均 李迪华 刘煜 刘燕花 蒙冰君 宋峰 沈文权 阴劼 张照斌 朱江玲 五、科学研究2001年以来,每年都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得到批准,其中2004年获得批准的重点项目3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2005年获得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2008年获批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2001-2004年每年参与和主持的863、973项目均在2项以上。直接进入本院的横向项目平均每年在15项左右。 2003年,本院共有2个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分别是陶澍教授牵头的“重金属形态的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生态效应”以及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植被生产力的研究”,另有蔡运龙教授牵头的“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性的区域评价、区域战略及操作途径”获该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5年,方精云院士牵头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碳循环的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许学工教授参与的(排名第四)“渤海西南岸滨海油区环境演变卫星监测及预测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城市与环境学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两方面的科研经费接近。2001- 2007年,无论是横向经费还是纵向经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8年度全院科研经费总额达到4500万元。 近年来,学院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均呈稳步增加的趋势。方精云院士曾在Science上一年内连续发表2篇论文。2006年全院在SCI和S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0篇。 六、人才培养城市与环境学院目前设有5个本科专业: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院现有本科生近450人。 学院设有9个硕士研究生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理学)、地貌与环境演变(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地理学)、景观设计学(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共有在读硕士生近200人。 学院设有6个博士研究生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地理学)、地貌与环境演变(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共有在读博士生170余人。 学院还设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在“211工程”和“985”计划的支持下,学院的硬件条件得到了迅速改善,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奠定了基础。目前,北京大学生态与环境研究网络塞罕坝实验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大老岭实验站也已启动,为学生的生态、环境和地理学的实习提供了条件。学院还建立了人地系统与环境遥感实验室,供学生开展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设计方面的实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