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 |
释义 | 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成立于2005年2月,是北京大学年轻的工科院系之一,2011年7月,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现有教授13人(含兼职教授1人),其中长江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教授7人,特聘研究员6人,教师中曾获得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荣誉3人。材料系所有教师均具有国外大学任教或研究经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1个,“先进材料与力学”硕士点,“先进材料与力学”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中外合作)。 中文名: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外文名: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PKU 简称:北大材料系 创办时间:2005年2月 类别:公立大学 现任校长:系主任杨槐教授 知名校友:王中林院士 所属地区:北京 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硕士点:先进材料与力学 博士点:先进材料与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力学博士后流动站 实验室:7 概况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业技术愈加处于关键地位。北京大学原有的学科设置偏向文、理, 医等学科,在基础学科教学、科研实力占据国内首屈一指地位的同时,面向现代工业技术的工程学科未得到充分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国家需求、经济建设相结合,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工业兴国战略,帮助北京大学基础学科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为祖国的建设服务,就成了摆在北京大学面前的一项重要使命;另一方面,北京大学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未来尖端新技术的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占有一席之地,学科完备十分重要。这些需求,就要求北京大学大力发展工程学科。 北京大学在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应用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等方面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从目前的条件和国家发展形势来看,北京大学有条件组建起点较高的新的工学院的模式,使之成为完备的研究型大学。2005年2月,北京大学校长办公会议决定利用自身强大的理科、医科以及人文科学的综合学科优势,重新创建工学院。 2006年2月,北京大学和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合作,决定创建PKU-GT CoE union(北京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联合工学院),由乔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担任联合工学院材料系首任系主任。共同促进材料学、工程科学的发展。由此,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开始了材料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序幕。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于2006年招收“先进材料与力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 2010年,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增设“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所需的基本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工程学理论知识,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的专门化知识和实验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领域继续深造,也可以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和应用工作。 2010年4月27日,北京大学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在京正式签署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的协议。这是中美两国大学首次联合培养博士:“生物医学工程博士”、“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项目。该项目下的博士生毕业后,学位证书由北京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颁发。联合培养的专业包括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联合博士项目共设立两个校区,分别为:北京校区(北京大学)和亚特兰大校区(佐治亚理工学院)。每学年,两校区各招收联合博士生20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10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0名)。联合博士项目学制为5年,学生在其主校区完成大部分课程及科研工作;同时,必须在第二校区完成至少一年的科研工作(通常在入学第三年)。所有联合博士生在北京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同时注册。 首任系主任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的材料学家、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王中林。现任执行系主任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平畴。 2011年7月,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研究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研究重点: 微纳米器件基础与技术、新能源材料、生物功能材料、复合功能材料 纳米材料与微纳器件压电微马达 微流芯片材料计算与模拟 再生能源材料的设计生物相容磁性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高聚物基功能复合材料 学科设置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学科为: 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硕士点:先进材料与力学 博士点:先进材料与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外合作项目) 招生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2010年起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目前拥有“先进材料与力学”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工学博士点: “先进材料与力学”专业计划每年招收10-20名研究生,包括硕士生与博士生。研究生主要从全国重点院校的材料,物理,化学与电子类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中录取。凡是获得大学免试推荐资格的本科毕业生,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以及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的大学教师与从事研究工作的工程师,均符合报名条件。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为北大工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和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授予联合工学博士学位,计划每年招收10名研究生。 导师科研团队· 微纳米器件基础与技术 · 董蜀湘教授 · 韩平畴教授 · 曹安源教授 · 侯仰龙教授 · 夏定国教授 · 黄岩谊教授 · 罗锋特聘研究员 · 张艳锋特聘研究员 · 新能源材料 · 孙强教授 · 董蜀湘教授 · 曹安源教授 · 侯仰龙教授 · 黄富强教授 · 罗锋特聘研究员 · 邹如强特聘研究员 · 生物功能材料 · 郑玉峰教授 · 黄岩谊教授 · 韩平畴教授 · 侯仰龙教授 · 复合功能材料 · 白树林教授 · 董蜀湘教授 · 郑玉峰教授 重大项目5年来材料系在材料学科的成果统计如下: 纵向/横向经费:1391/79万; 材料系学科建设(985-2)经费:~1500万; 省部级以上奖励:3; 博士/硕士毕业生:15/16; 发表SCI文章总数:~150 项目、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起始时间 承担人 多体动摩擦接触非线性模型的建立和数值计算 中国国家基金委 200301 韩平畴 新型纳米复合软组织支架的制造研究 广东省教育部 200501 韩平畴 准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结构调控、物性测量及器件基础(课题四、纳米碳管分子级存储单元的基础研究) 中国科技部 200501 韩平畴 刚性粒子填充高聚物复合材料界面相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504 白树林(主持) 纳米粒子填充高聚物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01 白树林(主持) 舰船材料XXX 国防科工委 200601 白树林(参加) 左手材料XXX 国防科工委 200701 白树林(参加) 纬编纤维复合材料XXX 总装备部基金 200701 白树林(主持) 不锈钢纤维XXX 总装备部基金 200701 白树林(主持) 用于空间的低温压电单晶超声电的机制备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0701 董蜀湘 信息陶瓷材料的多功能化及多场耦合效应 --子课题 中国科技部973计划 200701 董蜀湘 超微型精密压电马达驱动变焦及对焦的摄像模块技术开发 广东省产学研结合项目 200701 董蜀湘 高性能无机能量转换复合材料的研究 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 200801 黄富强 光催化剂中的结构和性能关系模型以及新型光催化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801 黄富强 节能领域纳米材料机敏特性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智能纳微结构红外调控薄膜的优化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三 200801 黄富强 Mg-Ca合金的腐蚀降解及其生物医用可能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801 郑玉峰 钛基大块非晶合金作为生物材料的探索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812 郑玉峰 纳米材料在牙组织再生与修复中的机理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200901 郑玉峰 一种用于核酸固相富集与检测的高通量集成芯片实验室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901 黄岩谊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集成光子学中的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901 黄岩谊 大规模集成微流芯片制备及其在生物大分子并行合成与分析上的应用 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专项资金 200901 黄岩谊 异质复合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其多功能性质研究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 200901 侯仰龙 低维磁性纳米氧化物的控制合成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200901 侯仰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