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东尼亚楼
释义

始建

公元前37年,大希律大举修建耶路撒冷,在旧城之外又接连建筑或扩大建筑了第二城坦。城郭焕然一新。公元前约20年,大希律开始重建圣殿,计划雄伟,工程浩大。到耶稣在世时,圣殿并未完全竣工,但其规模已甚壮观。公元后42年(或43年)希律亚基帕继续修建城墙及圣殿。他在第二城坦之外,又建筑了第三城坦。并用大理石和精金建造华丽的殿宇,公元的年正式完工后,远远望去“如同一座山顶上盖着白雪”,大大超过了所罗巴伯所建造的第二圣殿。

焚毁

但仅仅6年之后,犹大人企图反抗罗马。罗马元帅提多(TitUS)乃于公元70年率领大军前来攻打耶路撒冷。恰当犹太人的逾越节日,大军到达城前。城内犹太人又有内争,前后犹太人惨死者竟达60万(另有资料说共约100万犹太人死于这次战争)。围城第15日后,第三城坦失守。围城第24日,第二城坦被攻破。到第72日时,安东尼亚楼被罗马军兵攻占。圣殿即面临威胁。(安东尼亚接即在圣殿的西北方院外)在过12日后,犹大教的日祭等圣事活动被迫停止。到第105日,圣殿被毁。到第134日时,满城一片火光。房屋完全焚烧,城墙拆毁殆尽。提多只留下了耶路撒冷西北角的一段旧墙以及希律的三个塔楼未毁,藉以屯驻防守其地的批十营军兵,也是用来显示提多灭城的威力。耶路撒冷被毁后,废墟上毫无人烟。其后的50年间,历史上再未记述耶路撒冷发生过任何事件。犹太历史学家的约西弗(JOrephuS)说,那段时期的耶路撒冷,犹如从来无人居住过的荒场一样,其后,只有残余的一段西墙,存留至今。

洗劫

这次提多焚毁圣殿,其破坏之重乃是前所未有的,有人记述说,由于希律建殿时,为了显示他所建的圣殿华贵,石块缝隙处曾以真金装饰,所以罗马军兵为了抢夺饰金,殿墙尽被推倒,以便刮取每块石头上的余金,又有人记述说,公元363年罗马帝国尊崇基督教时,皇帝朱维安(JOVian)曾企图重建圣股,便把提多破坏圣殿的石头挪开,以便重建殿宇。但朱维安在位仅一年,其建殿计划也再来未进行,反使该处竟成为散石遍地的所在。

再建

公元132年,早在罗马帝国尊崇基督教之前,罗马人曾再修此城,但却改用了罗马名称,把它叫作哥罗尼亚(COIOnia),以便显示它是罗马的属地,罗马人并且在所罗门、所罗巴伯、大希律建造圣殿一直未变的原址上,建造了一座罗马神庙。禁止犹太人进入耶路撒冷(即当时的哥罗尼亚)违者处以死刑,哥罗尼亚这一地名延用了数百年之久。直到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stamtine)宣称自己信仰了基督之后,不准犹太人进城的禁令才渐废除。该地也逐渐恢复了耶路撒冷这一地名。

公元326年,君士坦丁的母亲在伯利恒和橄榄山各建礼拜堂一座。这期间,先前的罗马神庙被废除。公元336年,君士坦丁自己人也在耶路撒冷修建了圣墓礼拜堂。第4世纪未,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耶路撒冷成为重要的圣地,居民不论是否真诚相信耶稣,都要接受洗礼,形成了200余年真伪难辨的兴旺假象。

公元613年,波斯王乔斯罗毁二世,(ChosroseII攻陷耶路撒冷;礼拜堂同时被毁。公元629年,罗马皇帝希拉克留(HeracliuS)重新占领耶路撒冷数载。公元637年,耶路撒冷又归阿拉伯王奥马(Omar)统辖。不久,阿拉伯人即在摩利亚山的圣殿旧址上建造了清真寺与圆顶石屋,(其后即建成为山顶上的岩石殿),从此以后,耶路撒冷多数时间都在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的控制之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1: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