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哀悼圣塞巴斯提安 |
释义 | 【名称】哀悼圣塞巴斯提安 【类别】油画 、 名画 【作者】拉图尔 【简介】 这位以"夜间画"闻名的法国画家乔治·德·拉图尔,被历史湮没了两百多年之久,他的重新被发现,据说是全凭本世纪三篇新发现的文章,这三篇文章的作者即是与拉图尔同时代的神父米歇尔·德·马罗尔、18世纪本笃会修士唐·卡尔梅和19世纪考证学家乔利。文章被法国艺术评论家贡斯(Gonse,1846-1921,法国《Arts》杂志的主编)在刊物上重新提出,从而引起了社会对乔治·德·拉图尔的绘画艺术的重新评定。 1900年,贡斯周游法国全境,到各地艺术博物馆查看美术收藏,从中发现了当年由雷恩博物馆收藏而后归厄比纳尔博物馆所有的《耶稣降生》和一幅由南特博物馆收藏的《手摇弦琴演奏者》,他证明这两幅打动人心的杰作的作者正是拉图尔。当时持不同意见者仍然很多,有的说是路易·勒南的作品,有的说是西班牙委拉士开兹的作品,也有的说是荷兰画家弗美尔的作品……。在1915年-1930年间,评论家尼科尔(Nicolle)首先起来把这两幅画的作者判为乔治·德·拉图尔,接着是赫尔曼·沃斯(Hermann Voss)发表论文,支持了尼科尔的见解,并引用了洛林地区方志上记载,进一步有力地证实这位法国17世纪的艺术天才被埋没了名声。由于论据充足,他的论证最后得到美术史界的普遍承认。 第二个谜团是,有人说拉图尔原是意大利画家基多(Guido,1575-1642)的学生,这个说法从18世纪就已开始,但迄今没有充分的材料证明拉图尔去过意大利。由于他的画风接近意大利的卡拉瓦乔,于是这笔历史帐又纠缠不清。较为公允的评论是,他的艺术灵感取自法国东北部洛林地区;在1616年前,在洛林地区的南锡大教堂内,曾挂有一幅卡拉瓦乔的《天使报喜图》,画中的天使背朝观众,圣母的面部充满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后来拉图尔转向倾慕洛林画派的贝朗热,而贝朗热对卡拉瓦乔又是一个热情的崇拜者。可是,拉图尔间接地接受外来艺术的启示并不是不可能的,如这一幅画家在37岁时创作的《哀悼圣塞巴斯提安》,就明显表现出他对意大利卡拉瓦乔的明暗画法的倾慕。 在这幅画上还未出现拉图尔后来形成的个人风格,在处理夜间烛光照明效果的画法上,尚带有一定程度的表面性,明暗关系暴露出一种机械划分的痕迹,只不过显示了他对这种色彩表现的强烈兴趣,并且已付诸实行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