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鲁特·崇绮
释义

阿鲁特·崇绮:(公元~1900年待考),蒙古族,字文山;满洲镶黄旗人,初为蒙古正蓝旗。

阿鲁特·崇绮是大学士赛尚阿之子,历任工部主事,清同治三年状元(公元1864年),累官至户部尚书。

阿鲁特·崇绮的一妹一女同为清同治皇帝的后妃,妹妹即恭肃皇贵妃,女儿即孝哲毅皇后。阿鲁特·崇绮是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三外曾祖”,他是整个清朝时期唯一的一位蒙古族状元。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在慈禧太后离开北京之前,任命阿鲁特·崇绮为留京办事大臣。

阿鲁特·崇绮是被两宫太后钦点的状元,女儿进宫是在他做了状元之后。慈禧太后虽然对阿鲁特·崇绮的女儿百般刁难,但是对他这个国丈却一直重用。

清同治皇帝逝世后,阿鲁特·崇绮探明了慈禧太后对皇后的意思,知道天命难为,就帮助女儿自杀。后来的启功在提到这一段悲凉往事,说皇后死志已定,叫来阿鲁特·崇绮,问该怎么死。阿鲁特·崇绮跪在外面,问“不吃行不行”,皇后说行,于是绝食而死。皇后即死,慈禧太后去了心头大患,就过往不咎,命令厚葬,谥号孝哲。

皇后死后,阿鲁特·崇绮仍旧做他的官,几次升迁,最高做到户部尚书。阿鲁特·崇绮对慈禧太后一直很忠心,后来清光绪皇帝搞戊戌政变失败,遭慈禧太后软禁,已经归隐的阿鲁特·崇绮被慈禧太后重新启用。当时,他和大学士徐桐都主张废了光绪皇帝,甚得慈禧太后心意。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慈禧太后立爱新觉罗·溥俊为大阿哥,也就是皇太子,准备逐渐取代光绪皇帝。阿鲁特·崇绮则被指定为爱新觉罗·溥俊的老师,这足以看出慈禧太后对爱新觉罗·崇绮的重用。

阿鲁特·崇绮是个非常传统的人,对“忠孝节烈”深信不疑,由此可以解释为何慈禧太后逼死他女儿后,他却仍然效忠慈禧太后。阿鲁特·崇绮不但反对康有为的维新变法、而且相信义和团。怎奈义和神功挡不住列强的洋枪洋炮,妄想利用义和团来教训洋人的慈禧朝廷,也在八国联军的炮声中苍狂西逃。阿鲁特·崇绮崇绮起先是受命留守北京,但不久就跟着文渊阁大学士瓜尔佳·荣禄一起西逃,没有带家眷。他逃到保定,就没有再走了。

庚子之乱,以中国大败而告终,一大批当时支持义和团的大臣都丢了性命。在北京城抵挡了一段时间,阿鲁特·崇绮终因实力不济,败退到保定,洋人的残酷杀戮让他觉得光复失地无望,自己最终难逃其咎,于是留下“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的遗书自尽身亡。

其后,阿鲁特·崇绮在北京的家人全部自尽殉节。至于大阿哥爱新觉罗·溥俊,因为洋人的反对,而终究没能做成皇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