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原富》按语选 |
释义 |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原富》按语选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严复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窃谓中土今日变局,将以铁轨通达,为之大因。铁轨所经既定之后,农、工、商三业,循轨绕驿而兴。不及十稔(1),而天下之都会形势重轻,遍地异矣。至于道通而民之动者日众,耳目所蠲(2),日以殊前,其智虑云为(3),不得不从之而亦变,此不待甚智之士而后能决也。及今闲暇,不早为之所,至其时,犹欲循旧为治,强方凿而函圆枘(4),其不大乱而败者,不其寡欤?铁轨既不能不开,则变法之事,不期自至。智者先事以为防,则无往而不福;闇者时至而不及为,将终蒙其大殃。天不为不裘者不寒,地不为不舟者不水,惠吉逆凶(5),如是而已。法之变不变,岂吾人之所能为哉? 作品注释(1)稔:年。 (2)蠲(juān):明示。 (3)智虑:才智、谋略。云为:言论、行为。 (4)强方凿(zuò)而函圆枘(ruì):即成语“圆凿方枘”。比喻格格不入。 (5)惠:顺。 作品赏析这篇文章选自《严复诗文选注》。《原富》,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代表著作,出版于1776年。严复自1898年开始着手于翻译这部著作,后以《原富》的书出版,并在译文中加了约三百条按语。 这段按语指出:铁路的通达必然引起人们思想行为的变化,从而导致政治上的变革。所以,变法之事是“不期自至”的趋势。 作者简介严复(1853—1921),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十四岁考取沈葆桢创办的福州船厂附设船政学堂。1877年(光绪三年)被派往英国留学,除完成学业外,致力于研究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阅读英法资产阶级学者的著作。1879年(光绪五年)归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次年调至天津北洋水师学堂任总教习等。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文章,宣传变法图强,震动一时。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与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和《国闻汇编》,以“通中外之情”。自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起,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学术著作《天演论》、《原富》、《社会通诠》、《名学》、《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等。民国初,曾任京师大学堂校长等职。著作有《严复集》、《严几道诗文钞》、《严译名著丛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