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憍赏弥国 |
释义 | 【憍赏弥国】(梵Kaus/a^mbi^,巴Kosambi^,藏Ka^h!u-s/am-bi) 中印度古国。音译又作憍饷弥国、憍闪毗国、俱睒弥国、拘参毗耶国、拘舍弥国、拘篮尼国。音译不静、藏有。又有跋蹉(梵Vatsa□,巴Vam!sa)、越蹉、拔沙等之异称。《大唐西域记》卷五叙述其国势,云(大正51·898a)︰‘周六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土称沃壤,地利丰植,粳稻多,甘蔗茂,气序暑热,风俗刚猛。好学典艺,崇树福善。伽蓝十余所,倾顿荒芜,僧徒三百余人,学小乘教。天祠五十余所,外道寔多。’ 此外,书中又记述其城内有邬陀衍那王所造的刻檀佛像、具史罗长者旧园、世亲撰《唯识论》时之塼室,无著撰《显扬圣教论》时之旧址,城外则有如来经行处之遗迹、发爪窣堵波,以及迦奢布罗城护法伏外道的伽蓝遗址。 憍赏弥是古印度有名的都市。《罗摩衍那》(Ra^ma^yan!a)以其为拘舍(Kus/a)国之王子科珊巴(Kus/ambha)所建。《杂阿含经》卷二十五、《摩诃摩耶经》卷下等记述此国比丘因杀害持律阿罗汉修罗他(Sorata)而引起诤论,终招致佛法灭亡。 关于此国之位置,康宁罕(A. Cunningham)修正《西域记》中‘钵逻耶伽至憍赏弥距离五百余里’的说法,改为‘五十余里’,并推测它应在阿拉哈巴(Alla habad)西北三十哩,即阎牟那(Jumna)河畔的古代村落科珊村(Kosa^m)。史密斯(V. A. Smith)则依《西域记》及《大慈恩三藏法师传》所载的距离及方向,认为它是在阿拉哈巴西南、印度铁路之苏特那(Sutna)车站附近。又,华特斯(T. Watters)以《经集》〈波罗延品〉所列阿拉卡(Al!aka)至舍卫城的地名中有此国名,而推测它靠近舍卫城,但这也并非定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