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RK手术
释义

RK手术,又称为放射状角膜切开术,1939年,日本佐藤教授最先发明了治疗近视的手术。当时的手术方法是把角膜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同时切开,但没过多久,很多患者就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1987年,我国著名眼视光学专家、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褚仁远教授专程前往苏联,将RK手术改良引进国内。随后,RK手术治疗近视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但是好景不长,经过几年的术后观察,褚仁远教授逐渐发现了RK手术在技术方面的四大缺陷:

RK手术四大缺陷

首先,手术预测性比较差。

比如,医生预先想降低250度,但实际的效果却不能达到这么精确。

第二,术后极易产生散光。

由于手术切削的厚度掌握的不好,很可能将散光带一部分进去。

第三,眼睛经不起一般的暴力冲击。

由于角膜在进行多条放射状切削后,角膜受力的稳定性会降低,说白了就是没以前结实了。正常的眼角膜受到外伤后损害程度不会太大,但做过手术的眼睛被撞后就会出现角膜裂伤,原来被切开的地方就会发生整体开裂,恢复后也会形成瘢痕,这会严重影响视力。

第四,需要医生精湛的切削技术。

由于角膜中央部位总共才0.5~0.6毫米的厚度,如果医生手术时用刀稍有不甚,就会出现切多或切少的问题,如果切的深度达不到85%以上,那么就没有效果,近视还会反弹。”由于手术后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这种屈光手术逐渐被准分子激光手术替代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