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
释义

人物简介

理查德·布林斯莱·谢立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 (1751—1816)具有多方面才能,以戏剧成就最大。他生于都柏林,父亲是著名演员和剧院经理。他在贵族学校哈娄公学学习,又进过父亲办的学校。1772年他护送歌手伊利莎白·林莱去法国,并为她两次与人决斗,终于在1773年与她结婚。为谋生,他开始戏剧创作,1776年任朱瑞街剧院经理。第二年,他成为约翰逊“文学社”的成员。1780年,谢立丹当选为众院议员,从此活跃于政界。他在议会中发表弹劾贪污、残酷的印度总督华伦·海斯丁的著名演说。他反对对美战争、对法战争,反对对爱尔兰起义的镇压。他历任外交部副大臣、财政大臣等职。但是他的晚年生活不幸,朱瑞街剧院被禁,1813年由于经济困难,他不得不结束长达32年的议会生涯。1816年,谢立丹逝于贫困中。

个人作品

谢立丹的剧作质量并不平衡。写于从政以后的《斯卡波罗之游》(1777)和《皮札罗》(1799)都是改编之作。两幕闹剧《圣帕特里克日》(1775)写年青人如何欺骗女方父亲而得到恋人,从故事到手法都比较老套。《陪媪》 (1775)是出喜歌剧,上演率超过盖依的《乞丐的歌剧》。虽说没有脱离恋人愚弄女方父亲及追求者的老套,但对话机智,里面穿插一些出色的抒情诗。讽刺喜剧《批评家》(1779)讽刺了当时的感伤喜剧和伪古典悲剧,指出当时流行的戏剧技巧的简陋幼稚、语言的浮夸铺张、舞台音响的滥用等弊病。为谢立丹带来巨大声誉的是他的喜剧《情敌》和《造谣学校》。如同歌尔斯密,谢立丹发展了风俗喜剧传统,创作了英国戏剧史上优秀的喜剧作品。

主要作品

《情敌》

《情敌》(1775)是24岁的谢立丹的成名作。出身贵族之家的阿布索鲁特爱上了浪漫感伤的丽迪亚,为迎合她的浪漫情趣,装成贫穷的下等军官贝弗利。丽迪亚与阿布索鲁特结婚,但仍为没有私奔等浪漫情节而遗憾。谢立丹嘲笑了由于小说的影响而在社会中盛行的感伤主义的风气,上层社会许多年轻女子沉溺于感伤的浪漫幻想中而贻人笑柄。在人物塑造上,谢立丹受到本·琼生“气质喜剧”的影响,夸张人物身上的某一品性进行描写。老阿布索鲁特爵士是典型的坏脾气的父亲,追求者爱克斯胆小又爱吹牛,而最为人称道的是马拉普劳夫人形像,她无知偏又爱显示学问,总喜欢用些自己也并不确知其义的大词或美丽字句,以后衍生出“马拉普劳风格”一词指用词不当的可笑谬误。

《造谣学校》

谢立丹创作《造谣学校》(1777)时不过26岁,却写出英国最优秀的喜剧之一。戏中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线索写约瑟夫和查尔斯兄弟俩,他们就像是菲尔丁《汤姆·琼斯》中汤姆与布立非一样构成对比关系。约瑟夫是伪善者,极端利己却道貌岸然,查尔斯行为不检但心地善良,他们都追求彼得·提泽尔爵士的保护人玛丽亚。他们的叔父从国外归来,化装成高利贷者和穷亲戚,分别去试控兄弟俩,揭露了约瑟夫,查尔斯以他的慷慨和善良得到了叔父的财产、赢得心上人。另一条线索则是出身寒微、嫁给年老的爵土的提泽尔夫人,在道德败坏的“文明”风气影响下,染上贵族女子的一些恶习,险些失身给约瑟夫;在丈夫的感化下,她悔悟自己的行为,夫妇和好。作者对上流社会造谣中伤、伪善和淫逸放荡风气进行了揭露。以斯尼威尔夫人为首的社交界男女,搬弄是非,“一句话就能毁了一个人的名誉”。关于某小姐养的羊生了双胞胎的闲谈,次日就传成了某小姐生了一对私生婴儿,并被大肆渲染。提泽尔夫人差点让这些闲极无聊、无事生非的人们给毁掉。在上流社会高尚、雅致的表面背后是普遍的伪善和道德坠落。剧中没有令人生厌的道德说教和粗秽语言,对话讽刺尖刻又诙谐机智,妙趣横生。谢立丹还精心结构,两条线索协调统一,剧中充满出色的喜剧场面,查尔斯拍卖家庭肖像的场面和约瑟夫暴露真相的屏风场景最为有名。谢立丹的喜剧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成为莎士比亚与伯纳·肖之间的重要联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