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报恩东岩教寺
释义

报恩东岩教寺,俗称东山报恩寺, 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西北的东岩山,创建于宋淳化元年(990年),元、明代屡有重修。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请赐藏经。在其大雄殿后有宋绍圣间建石塔3级八角形,底座须弥座青石雕刻37只狮子,形态各异;塔门浮雕力士造型粗犷,塔顶为铁刹竿。今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950年代后,寺宇一度改为他用。1988年侨僧悟丹修复,改山门修建为天王殿,另建石牌坊式山门。

东岩 即东山,古称乌石山,因有山石状如麒麟,又名麟山,位于莆田市区之西北。凌晨,登山眺望,旭日乍露,云蒸霞蔚,如盘似轮,金光万道,气象万千,故有“东山晓旭”之胜景,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报恩东岩教寺位于东岩山半山腰,建于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寺主殿后有座三层八角空心的宋代石塔,虚檐危顶,形极奇古。基座浮雕37只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守卫塔门的金刚力士的雕塑,线条粗犷,造型古朴。寺的右下方有一座明代建的“三教祠”,祀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创始人林兆恩。

林兆恩(1517-1598年)字懋勋,号龙江,莆田城厢赤柱巷人。因其倡导儒、道、释三教合一说,世称“三教先生”、“三一教主”。他生前曾在“东山樵舍”讲学。“东山樵舍”是林兆恩祖父林富(官居两广总制)归隐后建的别墅。林兆恩去世后,他的信徒们把樵舍改为“宗孔祠”,以示纪念他。林兆恩生前门徒遍天下,南京、北京等地也建有“三教祠”。现在东南亚各国的兴化华侨聚居之处,也多建有“三教祠”。因此,东岩山“宗孔祠”被称为“麟山祖祠”。

“麟山祖祠”后有一棵千年古樟,高约15米,围13.8米,树分三杈,其中二杈已枯萎,但有一杈仍枝繁叶茂,龙蟠虬舞。有人说这棵千年古樟的三杈预示了“三教”的各自发展,蕴含着不可泄露的寓意。

东岩山石塔

东岩山石塔,旧称报恩寺石塔,建于宋淳化元年(990)。

据塔碑载:此塔“宋淳化元年(990年)建,明代局部依宋制重修,仿楼阁式八角三层,空心、石构……”。

石塔坐落在大雄宝殿与观音殿之间的中轴线上,高约15米,三级,空心,八角形,四面开拱门。内壁砌有悬挑条石梯级,可登至二层。塔基八面浮雕有37只狮子,各具情态,生动逼真。护卫四个塔门的金刚力士身披甲胄拄剑而立,神态雍和,造型古朴。塔檐和攒尖塔顶仿砖瓦刻饰,造型优美而负势向上,宋代我国南方的寺院布局尚无此例。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此,有些专家认为,石塔可能是在隋代砖塔的基础上改建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