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宝塔街
释义

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宝塔街

宝塔街位于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

宝塔街,旧名东大街,址在镇东浴字,位于荻塘河之北。街与河并行,东起禹迹桥,西至斜桥,全长368米。街面不宽,中段尤窄。最狭处两旁屋檐间留一线天穹,杏花春雨之时两条水帘垂地,在街面石板上跳跃,喷珠溅玉,而行人沿店面作壁虎行反可不湿衣衫,成为烟水江南一景。千百年来那坚硬的接面花岗石板经行人脚底的打磨,变得光光滑滑,在斜阳照耀下濯濯生辉,排水顺畅,湿而不潴利于行。

宝塔街为震泽镇繁华街道之一,市·密集,店铺鳞次。其东为进镇通径,是东北郊的乡民、蚕农、经户上街的必由之路。近处除慈云禅寺外,还有总管堂、祠山庙等祠庙,香客亦常年穿街而过。还有米业公所和新安会所(安徽茶商同乡同业组织)等行会。以故行人如织,川流不息,尤其是上午摩肩接踵,步履不畅。若遇寺庙法事活动,迎神游行队伍更是拥塞街道,旗幡招展,锣声阵阵,香烟袅袅,涂上一层宗教色彩。元宵佳节,家家张灯,户户挂彩,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古街浸沉在新春祥和欢乐的气氛之中。

宝塔街一街分为两坊,东曰仁安坊,西曰仁里坊,以三官堂弄为界。弄东的辑雅堂风火墙拱门上匾、额刻以“仁安坊”名,弄西的师俭堂风火墙拱门上匾、额刻以“仁里坊”名。

宝塔街南侧临河,全系背水商居,北向面街设铺开店,南则傍水筑私家河埠,泊船卸货,汲水洗刷,俗言“自有自便当”。街之北侧,商号行铺与富户宅地交错连抉,高墙崔巍,庭院幽深,柱梁恢宏。较著名的有仁安坊的“秀堂”,系清光绪年间武进士徐人翼(梅峰)的宅地;“辑雅堂”为教育家庄蓉裳及其子、名医庄畏仲的故居;“敦善堂”为同治年间孝廉王徐痒的旧宅,内筑“蛰庐”,收藏地方志书及古籍树以千册。仁里坊则有“师俭堂”,为同治年间礼部郎中徐寅阶所筑。“茂德堂”为毕万茂丝经行及其内宅,当年少年毕康侯为震泽镇上最早的留美学生之一,1921年曾作为中国丝业代表团成员,参加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万国丝绸博览会。

旧时,丝米两业为震泽镇的支柱产业,宝塔街上可见财大气粗的恒懋昶 、恒孚、杨同昌、毕万茂、黄鉴记、黄应记、钮炳记等丝经行,还有数户乡丝行。米业中有实力雄厚的庄恒泰、庄源记、张瑞泰、高茂记等米行以及几家小米店,民国年间还开办了书记碾米厂。诸多的老字号也在宝塔街上抢占一席之地,如聚顺黑豆腐干总号、宏号酒店、福美酱园,同延春国药铺、福懋 泰南货店、恒裕香烛店、沈裕隆铜锡作等,其他如鱼行、肉铺、烟纸、杂货、豆腐、弹絮等店亦是见缝插针,设法挤得一间半壁之隙。宝塔街还是茶会之处,升平楼、得胜楼、群乐园等大茶馆,茶客盈门,茶香四溢。终岁无虚席。

宝塔街北侧,三弄平行,东曰虎啸弄,原名火烧弄,因弄口铺口赭色武康石,故名。以石推测年代,宝塔街当建于宋朝。中为缸甏弄,因弄口王源昌缸甏店贮货于弄内,故名。以往亦称官弄,为明代通判张源墓葬处。西曰三官堂弄,因其为内有三官堂而得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震泽镇兴办新学时,三官堂改为明体学堂,但弄名依旧。

宝塔街两侧多系两层明、清建筑,粉墙黛瓦,朴实无华。背水商居壁立岸边,倒映水中,流动的水花和屹立的房舍,在粼粼波光中动静相谐。登禹迹桥或慈云塔俯瞰宝塔街,如诗似画,韵味无穷。

宝塔街长而少弯,通视良好。置身师俭堂前远望两端,通览无馀:西可见底定大桥闹市,熙来攘往,人影绰绰,透过拱门东望,则慈云塔刹居中见望,极具纵深感,塔身、拱券、墙面、屋檐、市房、石板街面,竖横交构,显现出立体透视效果甚好多图景。衬着蓝天,塔尖又是图框中的最远点和最中点。因塔名街,每每成为画家写生的点睛之笔。

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宝塔街道

宝塔街道 辖:葩金、新塘里、云盘、东湖路、福星、宝塔、吉安、电厂8个社区;云峰、云盘、长塘、茶园、江边、新造、福星、邓桥、东湖9个村委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