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4TP轻型侦察坦克 |
释义 | 波兰轻型侦察坦克4TP的工厂名称是“PZIn?.140”,此种坦克与英国维克斯公司的著名设计师卡登〔J.V.Carden〕和洛埃德〔V.Loyd〕颇有渊源。卡登和洛埃德曾设计出多种成功的轻型坦克,有些设计被销往世界各国并且对他国的坦克设计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比如维克斯的E型六吨坦克〕。自一九二八年起,两人为英国军队设计了一系列轻型坦克〔Mk.Ⅰ型~Mk.Ⅳ型〕,而且也产出了相应的出口型。这些车型的基本特征是每两个负重轮成一组,使用板弹簧或螺旋弹簧悬挂,引擎位于车体右侧,坦克只有两个乘组员,多数型号仅仅拥有机枪作为武装。其中的出口型被称为维克斯卡登-洛埃德四吨轻坦克,分为M1933、M1934、M1935、M1936、M1937型。这种出口型在比利时以T-15的编号制造,荷兰购买的用于武装荷属东印度殖民军,此外,拉脱维亚、立陶宛、暹罗〔泰国〕、阿根廷和瑞士都曾购买过,为拉脱维亚制造的后期型装备着四十毫米火炮。这些小车亦被发展为水路两用型,或为炮兵提供拖曳服务。卡登和洛埃德设计的最后两种英国坦克Mk.Ⅴ和Mk.Ⅵ则有三名乘组员。 三十年代初期,波兰只能制造一些可怜的小豆子坦克〔从卡登-洛埃德的超轻型坦克发展〕。不过,波兰的武器发展计划要求开发一种带有旋转炮塔、火力足够强劲的轻型侦察坦克,波军准备在不久的未来用这种新坦克替换现有的超轻型车辆。于是,一九三二年九月,卡登和洛埃德的四吨坦克、水陆坦克和履带式拖车到波兰进行演示。作为反馈,波兰工程部门的负责人科萨科夫斯基上校〔Col.TadeuszKossakowski〕在一九三三年五月决定购买五辆四吨坦克和一辆水陆坦克用作进一步论证,不过,由于缺乏经费,这项合同最后泡汤了。但波兰政府确实需要而且决定要拥有这样一种新型坦克。波兰装甲武器测试中心〔BBTBP〕在一九三五年命波兰工程部〔PZIn?〕设计这种四吨侦察坦克和一种水陆坦克。工程部负责人何比奇〔EdwardHabich〕负责设计这两种坦克的工作.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六日,侦察坦克的设计图纸完成,基于卡登-洛埃德构思而产生出的波兰版全新设计焕发出超前的活力,这些先进设计包括扭杆式悬挂系统和可以收放的潜望镜,引擎也是完全的波兰产品。一九三七年一月波兰启动了一九三七~四二年度的装甲兵武器发展计划,波军按计划准备用新型侦察坦克替代超轻型坦克,并且给予其“4TP”的军方编号。波兰计划制造四百八十辆4TP坦克,用于装备步兵师中的十八个装甲侦察连和四个独立摩托化部队〔类似早先的摩托化旅〕,后者计划拥有一个4TP装甲连和一个10TP装甲连。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五日,侦察坦克的一辆原型车“PZIn?.140”交付给波兰军方,这辆原型车使用PZIn?.425汽油引擎驱动〔六缸,九十五马力〕、车体后部安有三百升的油箱,采用干式复盘离合器和机械变速,有四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主动轮前置,诱导轮位于后部,车体每侧有四个挂胶负重轮、每两个一组安装在一个扭杆上并且有液压减震器〔见注〕,每侧两个托带轮支撑二百六十毫米宽之单销履带〔每条履带有八十七节履带板〕。原型车的车体由装甲板铆接而成,乘组员位于左侧战斗室内,引擎位于车体右侧,其中驾驶员坐席安置在战斗室前部、他的右侧就是传动机构,驾驶员面前开设有一扇单页舱门、可以打开向前下方放低到前装甲上,这个舱门上亦安置一个观察口,驾驶员通过其上的一条细缝进行观测。除此之外,驾驶员还可利用一项先进设计-可收缩式潜望镜进行观察〔由昆德拉「R.Gundlach」设计〕。战斗室上安置单人旋转炮塔〔位于车体中轴线左侧〕,车长坐席位于炮塔中,而炮塔后部开有双页活门、顶部也开有舱口。车长必须手动旋转炮塔,而他也拥有一具可收缩式潜望镜。设计组还计划在量产型中安装电台,以便车辆联络之用。车体使用轧制装甲铆接,车体厚度:前部八~十七毫米、侧面十三毫米、后部十~十三毫米、底部四~八毫米、顶部五毫米;炮塔厚度:前部、侧面十三毫米、顶部五~六毫米。这个防护在当时同级坦克中亦属于良好,而且据信样车使用的是正规的装甲钢而非低碳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