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36.5℃行为经济学 |
释义 | 目录(第一章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经济人” 第二章 “有限理性”的决策和生活方式 第三章 匪夷所思的行为与心理 第四章 人性的弱点 第五章 “自私”的游戏 第六章 公平的价值? 第七章 未来的贴现率 第八章 股市投资的策略 第九章 金融市场的非理性?)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平装:231页 正文语种:汉语 开本:16 ISBN:9787508624389, 7508624386 条形码:9787508624389 产品尺寸及重量:22.6 x 16.8 x 1.6 cm ; 381 g 品牌: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36.5℃行为经济学》内容简介:经济学教科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作出的一切决策和采取的一切行动都围绕着一个目的: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然而现实生活并不总是可以准确计算的,凭估算或印象作出决定似乎更符合人类的本性。沃伦·巴菲特将自己的巨额资产无偿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银行设定了信用卡最低还款额,卡奴的卡债负担却越来越重;攒钱储蓄的决心常常被冲动购物的念头打垮;股票价格一跌再跌,股民们却选择继续持有而被套牢。是传统经济学的假定前提错了吗?有着230年历史的行为经济学从人类的心理机制着手,通过一系列妙趣横生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并不是完美的“经济人”,有限理性、厌恶损失、有限意志力、有限自私、注重公平才是真实的人性。种种让传统经济学家匪夷所思的举动,行为经济学统统可以给予合理的解释。 较之传统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因此,作者称行为经济学为“拥有36.5 摄氏度体温的经济学”。 编辑推荐《36.5℃行为经济学》:画在餐巾纸上的“拉弗曲线”一度风靡。但终因距离现实太远而落寞地离开了经济舞台。除了政策,现实生活中类似的行为也不胜枚举:过度透支的信用卡、超出经济能力的房贷、丢在角落里的健身年卡、随意挥霍的意外之财、半途而废的减肥计划……这些行为你是否有过?不用觉得脸红或羞愧,因为它们源自我们的本能和真实的人性。彻底脱掉“经济人”的虚假外衣,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效率、更幸福快乐。 像小说一样让你大呼过瘾的经济学、透视经济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世界。在现实生活的世界里,不是什么都可以用计算器精确计算的。 作者简介作者:(韩国)李俊求 译者:史丽 李俊求,韩国首尔大学经济学系本科毕业,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1980~1983年担任纽约州立大学经济学助理教授,1984年起在韩国首尔大学经济学系讲授微观经济学和财经学等课程。 目录序言 第一章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经济人”为什么巴菲特会把自己的巨额资产无偿地捐献出来 传统经济学的假设性前提——理性且自利的经济人3 我们究竟有多理性7 利己主义者的利他行为9 行为经济学230年的发展历史11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经济动物的胜利l5 第二章 “有限理性”的决策和生活方式100位约会对象中,哪一个是你最理想的终身伴侣 用启发法作决策,好还是不好21 猜猜看,英珠的男朋友是军人还是工程师?23 交通事故与心脏病,哪个是人类生命的第二大杀手28 一见钟情的人是最合适的结婚对象吗?31 投资专家败给了股票门外汉35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从“F轰炸机”到“富者”38 第三章 匪夷所思的行为与心理为什么规定了最低还款额,我们的卡债负担反而越来越重 锚定效应——毫无相关性的数字的魔力43 超市降价促销,谁是最后的赢家47 不是财产越多,我们就越幸福5l 禀赋效应——卖主的估价永远比买主高54 框架效应——表述方式不同,决定可能会截然相反58 心理账户——意外之财与劳动所得孰轻孰重62 是什么引发了韩国的疯牛病风波?67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信用卡账单中的“锚定效应”70 第四章 人性的弱点为什么我们下定决心储蓄,却常常冲动购物 圣诞俱乐部与脆弱的自制力75 沉没成本——我们都在犯“协和飞机”的错误80 机会成本——为了节约费用而放弃选择权84 现状偏好——因为怕麻烦而安于现状87 人们的购买决策与价格变化的幅度密切相关93 纽约出租车司机独特的心理账户96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商家创造利润的秘密武器99 第五章 “自私”的游戏为什么我们会对陌生人倾囊相助 分蛋糕的游戏——让别人先选105 最后通牒游戏——接受还是拒绝?108 独裁者游戏——公平与利他行为114 搭便车的行为——传统的宏观政策为何会失效118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热衷于慈善活动的富人们123 第六章 公平的价值?商品热销和短缺时,商家为什么不趁机抬高价格 相较于物质利益,人们更关注公平性130 公平的标准是什么135 公平的薪水与员工的工作态度139 充满智慧的涨价与降价策略143 公平贸易运动风靡全球148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肯定与尊重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JI生151 第七章 未来的贴现率你会为了长远的利益,而放弃眼前的诱惑吗 贴现率——鼠目寸光的人和高瞻远瞩的人眼中的未来大不相同157 贴现率会随时间和金额不同而变化162 和最喜爱的明星约会,你会选择什么时候?167 为什么我们更喜欢去银行工作170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棉花糖的故事174 第八章 股市投资的策略如何才能成为股市中战无不胜的“超级蚂蚁” 有效市场假说——究竟有没有一夜暴富的方法?180 利用股票价差赚钱的投资策略184 价值投资和动量投资的收益来自哪里188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超级蚂蚁的投资秘诀192 第九章 金融市场的非理性?当股票价格下跌时,为什么我们仍然坚持持有,结果损失惨重 股票溢价的谜团——风险厌恶者不适合投资股票200 股票投资中卖出的时机是至关重要的204 追涨杀跌是错误的投资方式209 为什么我们更喜欢买入自己国家企业的股票?212 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不可思议的乐观预期216 附录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概览219 后记229 序言 1974年的一天,美国华盛顿某餐厅中,一群保守派人士聚在一起说笑。像切尼、拉姆斯菲尔德这些共和党的重要人物,以及《华尔街日报》的瓦尼斯基等都出席了这次聚会。和他们在一起的经济学家阿瑟·拉弗(Arthur Laffer)随手拿过桌上的餐巾纸,画了一张简单的图展示给大家。在场的人们看了拉弗画的抛物线图后,立刻拍着大腿说:“是啊.应该就是这样的。” 他们仅看了一眼就被那张图迷住,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这张图从理论上证实了他们一直主张的减税政策到底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多大的福音。保守派人士相信繁重的税赋是经济萎缩的主要原因。他们总是认为.通过大幅度的减税应该可以起到刺激经济恢复活力的作用。唯一让人担心的是,减少税收可能会动摇国家财政的安全性。 后记 现实中,人类和经济学教材中描述的经济人相距甚远。行为经济学家揭示,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人类理性地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假定是非现实的,从这一点来看,行为经济学家作出了突出贡献。行为经济学揭示出,人类不仅不是完全理性的,而且并非总是作出自私行为。但是,现实中行为经济学的影响力还很有限。即使不像过去那样不受重视,但要向传统经济理论坚固的堡垒挑战,还处于势单力薄的状态。虽然到现在为止,经历了速度惊人的理论发展,但要实现期望中的“行为经济学革命”还需要很长时间。而且无法保证将来能否继续以此速度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