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系列丛书·艺术美学导论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8月1日) 平装: 19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1141267 条形码: 9787301141267 尺寸: 25.6 x 18.2 x 1.4 cm 重量: 358 g 内容简介《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系列丛书?艺术美学导论》探讨了艺术美学中的基本问题。艺术美学是横跨美学与艺术学的交叉性人文学科,它主要研究艺术活动中的审美现象和审美规律。《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系列丛书?艺术美学导论》对艺术美学和艺术美的历史发展做了概略性的梳理,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作者对艺术美的基本看法:艺术美是以确证人自身为目的的人为之美。艺术美是一个层级系统,它具有一系列的特点,还有其独特的规律,《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系列丛书?艺术美学导论》认为艺术美最基本的规律是和谐与生命的形式化。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对主体条件有特定的要求,其过程以审美为核心。在分析了中外艺术中常见的一些艺术美的形态之后,《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系列丛书?艺术美学导论》还探讨了艺术美的中国特色形态——意境。 目录第0章 艺术美学的学科定位 0.1 学科属性 0.1.1 美学的学科属性 0.1.2 艺术学的学科属性 0.1.3 艺术美学的学科属性 0.2 研究对象 0.2.1 从美学的角度研究艺术 0.2.2 在艺术的框架内研究美 0.2.3 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 本章小结 名词解释 思考题 第1章 艺术美学的历史发展 1.1 伦理学的艺术美学阶段 1.1.1 中国古代的伦理学艺术美学 1.1.2 西方古代的伦理学艺术美学 1.1.3 伦理学阶段的艺术美学的特点 1.2 认识论的艺术美学阶段 1.2.1 中国认识论的艺术美学的传统 1.2.2 西方近代的认识论艺术美学 1.2.3 认识论阶段的艺术美学的特点 1.3 独立形态的艺术美学阶段 1.3.1 西方的艺术美学的独立 1.3.2 中国的艺术美学的独立 1.3.3 独立形态的艺术美学的特点 本章小结 名词解释 思考题 第2章 艺术美的发展 2.1 原始的艺术美 2.1.1 中国原始艺术之美 2.1.2 西方原始艺术之美 2.1.3 原始艺术美的特点 2.2 古典的艺术美 2.2.1 中国古典艺术之美 2.2.2 西方古典艺术之美 2.2.3 古典艺术美的特点 2.3 近代的艺术美 2.3.1 中国近代艺术之美 2.3.2 西方近代艺术之美 2.3.3 近代艺术美的特点 2.4 当代的艺术美 2.4.1 中国当代艺术之美 2.4.2 西方当代艺术之美 2.4.3 当代艺术美的特点 本章小结 名词解释 思考题 第3章 艺术美的本质 3.1 美的本质 3.1.1 解决美的本质问题的途径 3.1.2 美是对象化的形象 3.1.3 美是能引起自我确证的形象 3.1.4 美是能引起非功利的主体自我确证的形象 3.2 艺术的本质 3.2.1 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类型 3.2.2 艺术是一个人为性的形象系统 3.2.3 艺术是一个由人为的感性形象所引发的具有自我确证价值的虚拟世界 3.3 艺术美的四层本质 3.3.1 基础本质:人为性的感性对象 3.3.2 中介本质:想象中的形象系统 3.3.3 核心本质:自我确证性的虚拟世界 3.3.4 超越本质:暗示终极性存在和价值的意义世界 本章小结 名词解释 思考题 第4章 艺术美的特征 4.1 形象性 4.1.1 艺术美以感知形象为基础 4.1.2 艺术美以想象形象为中介 4.1.3 艺术美以自我的形象化为核心 4.2 情感性 4.2.1 生活情感是生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4.2.2 生活情感有待于发展为自由情感 4.2.3 艺术美以自由情感的出现为标志 4.3 自由性 4.3.1 艺术美的自由建立在非功利性心态的基础上 4.3.2 艺术美的自由通过想象得以展开 4.3.3 艺术美的自由以心手相应及其物化形式为具体表现 4.4 人为性 4.4.1 人为性构成了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差异 4.4.2 艺术美的人为性两难处境 本章小结 名词解释 思考题 第5章 艺术美的规律 5.1 和谐 5.1.1 艺术品各组成要素的和谐 5.1.2 艺术家与艺术品的和谐 5.1.3 欣赏者与艺术品的和谐 5.1.4 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和谐 5.2 生命 5.2.1 自然生命的呈现 5.2.2 人的生命的显现 5.2.3 生命的形式化 5.3 神、气、韵 5.3.1 自然之神与人之精神 5.3.2 本体之气与个体之气 5.3.3 个体之韵与余味之韵 本章小结 名词解释 思考题 第6章 艺术美的创造 6.1 艺术美创造的主体条件 6.1.1 生活经验的积累 6.1.2 真切的情感体验 6.1.3 大胆的想象能力 6.1.4 高超的传达技巧 6.2 艺术美创造的过程 6.2.1 从生活经验的积累到审美冲动的爆发 6.2.2 从生活形象的改造到意义世界的形成 6.2.3 从造型语言的选择到形象世界的物化 6.3 艺术美创造中的心理现象 6.3.1 创作前的准备状态:非功利心态 6.3.2 创作中的阻滞状态:焦虑与紧张 6.3.3 创作中的自由状态:兴奋与灵感 本章小结 名词解释 思考题 第7章 艺术美的欣赏 7.1 艺术美欣赏的主体条件 7.1.1 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7.1.2 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7.1.3 再造形象世界所需的想象力 7.1.4 构建对象世界与自我之间相通性联系的判断力 7.2 艺术美的欣赏过程 7.2.1 期待视野的形成与审美距离的产生 7.2.2 对艺术品中的空白点和不定点的发现和补充 7.2.3 形象世界的形成和自我确证的实现 7.2.4 终极性意义的获得与自我的人格升华 7.3 艺术美欣赏中的心理现象 7.3.1 期待与挫折 7.3.2 想象与领悟 7.3.3 判断与直觉 7.3.4 愉悦与净化 本章小结 名词解释 思考题 第8章 艺术美的形态 8.1 崇高 8.1.1 艺术崇高的本质 8.1.2 艺术崇高的特点 8.1.3 艺术崇高的类型 8.2 优美 8.2.1 艺术优美的本质 8.2.2 艺术优美的特点 8.2.3 艺术优美的类型 8.3 悲剧 8.3.1 悲剧的本质 8.3.2 悲剧的特点 8.3.3 悲剧的类型 8.4 喜剧 8.4.1 喜剧的本质 8.4.2 喜剧的特点 8.4.3 喜剧的类型 8.5 荒诞 8.5.1 荒诞的现代性 8.5.2 荒诞的本质 8.5.3 荒诞的特点 8.5.4 荒诞与喜剧、悲剧的联系 本章小结 名词解释 思考题 第9章 艺术美的中国特色形态——意境 9.1 意境理论的发展 9.1.1 酝酿期 9.1.2 形成期 9.1.3 成熟期 9.2 意境的本质 9.2.1 意境是欣赏者所获得的审美性意义世界 9.2.2 意境是一种特殊的境界 9.2.3 意境是能暗示终极价值和本体存在的意义世界 9.3 意境的层次 9.3.1 情景交融 9.3.2 审美性自我确证 9.3.3 终极意义的开显 9.4 意境的类型 9.4.1 有我之境 9.4.2 无我之境 9.4.3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关系 本章小结 名词解释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