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汉字编码

发音:kūn

笔画数:13;

部首:髟;

笔顺编号:1211154333135

详尽释义

<动>

1、(形声 。(kūn)从髟(biāo),与毛发有关,兀(wù)声。本义:古代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

同本义 [ancient punishment of shaving off the hair of a criminal]

髡,剃发也。——《说文》

髡者,使守积。——《周礼·掌戮》

辩通凿颠者髡。——刘向《列女传》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楚辞·屈原·涉江》

乃髡钳季布。——《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因直言触忤刘璋,被璋髡钳为徒隶,因此短发。——《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

髡刖(古代刑罚,去发称髡,断足称刖);髡钳(古代刑罚,去发为髡,用铁束颈为钳);髡发(剃去头发);髡首(剃光头发,光头);髡人(被剃去头发的罪人);髡头(光头。同髡首)

2、剪去树枝 [lop off tree branches]

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齐民要术》

〈名〉

僧尼 [monk]。如:髡缁(道士,代指道教);髡人(僧侣,僧人);髡首(指僧尼)

淳于髡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佗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注释:

又有一次,齐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国,并特意带去一只鹄作为赠送楚王的礼物。谁知刚出城门,鹄就飞了。淳于髡托着空鸟笼,前去拜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向大王献鹄,我从水上经过,不忍心鸟儿饥渴,就放它出来喝水,谁知它竟离开我飞走了。我想要刺腹或勒颈而死,又担心别人非议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致使士人自杀。鹄是羽毛类的东西,相似的很多,我想买一个相似的鸟儿来代替,可这是欺骗大王,我不愿做。想要逃到别的国家去,又痛心齐、楚两国君主之间的通使由此断绝。所以前来服罪,向大王叩头,请求责罚。”这一番话,说得十分巧妙。“不忍鹄的饥渴,让它出来喝水”,说明淳于髡的仁;“想要刺腹绞颈而死”,说明淳于髡的勇;“担心别人非议楚王”说明淳于髡的忠;“不愿另外买类似的鸟来代替”,说明淳于髡的信;“痛心齐、楚两国之间的通使断绝”,说明淳于髡的义;“服罪”、“领罚”,说明淳于髡的诚。仁、勇、忠、信、义、诚具备,谁还会治他的罪呢?结果楚王不但没有怪罪淳于髡,反而赞赏道:“很好啊,齐王竟有这样忠信的人。”并且用厚礼赏赐淳于髡,财物比献鹄还要多一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