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鳄鲬
释义

分类信息

英文名: Cociella crocodila

俗名: 大眼泡子、肿眼泡

产地及产期:

我国产于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

中文名称 鳄鲬

拉丁名称 Cociella crocodila(Tilesius)

英文名称 Spotted flathead

地方名称 大眼泡子、肿眼泡

作者单位 \\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鲉形目

拉丁目名 Scorpaeniformes

中文科名 鲬科

拉丁科名 Platycephalidae

中文属名 鳄鲬属

拉丁属名 Cociella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VIII-11;臀鳍11;胸鳍19~20;腹鳍I-5:侧线鳞93~97。

体平扁,延长,向后渐细尖;体长为体高8.2~12.3倍,为头长2.6~3倍。头平扁尖长,棱和棘均显着。吻平扁,中长,背视弧形,为眼径1.3倍;头长为吻长2.9~3.7倍。眼大,上侧位,虹彩膜无触毛状突起;眼间隔约为眼径1/2,中央微凹。额棱细弱,位于眼间隔前方;眶上棱低平,后半部具4小棘;眶前棘和眶后棘各一个;顶颈棱低平,中部具一棘;顶骨上具数条辐射状细棱;眶后棱低平,具3~4棘;后颞骨具2棘:肩胛棘一个。眶前骨具数条辐射状细棱和2棘,第一棘斜对后鼻孔,第二棘对着瞳孔前缘;眶下棱显着,第一眶下骨具一棘,第二眶下骨无棘;眶前骨及两眶下骨下缘呈一低弱细棱。鼻孔2个;前鼻孔较小,有一皮瓣;后鼻孔较大,具短管状突起。口大,端位,下颌突出。舌宽薄,前端游离,方形。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具绒毛状牙群,犁骨牙分成2纵群;上颌骨伸越眼前缘下方。前鳃盖骨具2棘,上棘大,约等于眼径1/2;鳃盖骨具2细棱,后端各具一棘;间鳃盖骨下缘无皮瓣。鳃孔大,鳃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前延伸达后鼻孔下方。鳃盖条7。假鳃发达。鳃耙细长,l+6。

体被小栉鳞;侧线平直,中位,侧线鳞93~97,首先数鳞各具一弱棘。头部前端及其腹面上无鳞。

背鳍2个,相距很近。第一背鳍始于腹鳍基底上方,具9鳍棘,第一鳍棘短而游离,第三鳍棘最长;第二背鳍始于肛门上方,具11鳍条,第二、第三鳍条较长。胸鳍短圆,上半部鳍条较长,伸达第一背鳍第六鳍棘下方。腹鳍具1鳍棘,5鳍条,始于胸鳍基底后方,左右远离,伸达臀鳍起点。尾鳍圆形。

体腔中大,腹膜无色。胃囊状;肠短,盘曲二次,约等于体长2/3;幽门盲囊细长,7个,分为2群。

体黄褐色,背侧面具4~5条暗褐色宽大横纹和许多棕黑色小圆斑。第一背鳍后半部睛黑色,第二背鳍具暗色斑点3~4纵行。尾鳍具黑揭色不规则斑块。臀鳍及腹鳍灰褐色。胸鳍上部具灰褐色斑点,下部暗褐色。

习性

生活习性 \\

繁殖习性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