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瞿白音 |
释义 | 瞿白音,原名瞿金驹,曾用名颜可风、朱诚、胡幕云等。电影评论家。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因家境贫寒,瞿白音未读完初中即进电报局当发报生,业余刻苦自学英语和世界语。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南京分盟负责人。抗日战争时期,任上海救亡演剧三队、四队负责人,新中国剧社理事长。1938年进入西北影业公司。1940年编辑了大型纪录片《华北是我们的》。1948年后任香港大光明影业公司编剧。曾与夏衍等人组成七人影评小组,从事电影评论。在《华商报》的“舞台与银幕”双周刊上开展电影批评,同时,创作了电影剧本《水上人家》。建国后,历任上海电影制片公司副经理,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中国影协第三届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1951年与他人联合编导了《两家春》。1958年,与他人合作编写了故事片《万紫千红总是春》。1960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电影《红日》。1962年6月,发表了《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一文。著有电影剧本《水上人家》、《红日》,论文《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译有(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我的艺术生活》等。 瞿白音学识渊博,一贯重视理论研究,60年代初,曾亲自主持组织创作人员参加喜剧讨论会,前后达十余次之多。他撰写的《关于电影创作新问题的独白》,密切结合电影创作实际,颇富真知灼见,言词恳切,观点鲜明,倡导去陈言、立新意。此文发表后,引起强烈发祥,也遭到严厉批评。江青反革命集团垮台后,任上海市电影局顾问,发表了《铭记箴言,总结经验》。 1979年11月1日,在上海逝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