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霭峰村
释义

霭峰村位于安徽省黟县西递镇,是由上村和古竹林两个自然村构成。其中上村与海内外著名的西递村山水相连,全村六十余户坐落在霭峰脚下。

霭峰村简介

霭峰村,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游黟时曾留下“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的诗句。环抱村子的群山,古木参天,橡子林、枫林、紫薇、刺槐、冬青树、杏树……把整个村落装点得更加美妙。春夏季节满山遍野林茂花香,到了深秋更是“霜叶红似二月花”。山中奇松怪石随处可见,最值得一看的自然景观有,如鬼斧神工劈成的高数十米的回音壁、呼之欲出的卧虎石、迷途难返的骆驼岩、不知疲倦的燕山大佛、天造地设的望天都等数十处景观。

霭峰村历史

上村是一个古村落,胡氏为上村合族姓氏。胡氏郡号安定郡(汉朝):现甘肃省固原县。据《姓谱》记载舜帝后裔胡公满子孙,以追封的谥号为姓。上村一支为安定世家、清华分派。我祖名显字唐国宋末避乱由江西婺源清华街适居霭峰上村,相传至今已八十有余世。村落呈燕窝形。村口左有象形,右有狮形奇石,称狮象把门。村中宗祠《胡光裕堂》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现基本保存完好;散落在村中的十余幢明清古民居与现代建筑相映成辉,村中道路均为青石板铺成;石片当瓦盖成的小屋令摄影爱好者和美术院校的师生们陶醉;小溪上的聚秀桥、彩虹桥、迎霭桥年代久远……。

上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能保存至今当归功于历代的先贤,现存古碑是他们功绩的最好见证;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2年),族长胡德月牵头立禁碑于来龙山上,严禁在该山葬坟;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7年),族长胡德王番等立碑于宗祠前对环村山脉进行封山。大到参天古木,小到杂草、嫩笋,族人不得有损;到了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乡贤胡兆瑛、胡宜椿、胡文渊、胡荣烈、胡云骧、胡光才等人再次立碑于宗祠前,更加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除明确封山护林外,禁止在村里开山取石;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徽州日报》在头版刊登了《黟县里六都上村胡光裕堂郑重声明》,文曰:“我村森林系先人栽植以为荫木……,且农田水利及全村钦料胥赖于此,须知本山森林为吾村人民之生命所系,树之存亡即村之存亡……”廖廖数语道出了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数百年间我们的先人为了保护大自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立禁碑何止上述几例,但大多在十年动乱中遭到破坏。1975年当时的生产队领导召集全村村民,再议封山,保护水土资源,大家取得共识,封山至今又二十多年。还山于林,还鸟于巢,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自然村。

而古竹林则是坐落在霭峰河下游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古村落。全村三十来户,南岸冯姓,北岸徐姓,从古至今和睦相处,但从不越雷池一步。

群山环抱,山上的土壤多是黄色带沙质的黏土,这种土壤非常适宜毛竹的生长,所以村里村外,漫山遍野都是毛竹,村名也由此而来。而且这儿的竹笋与邻村的笋质不同:壳薄、芽黄、肉白而细嫩,就是俗话说的“黄泥白玉笋”。这种竹笋做菜时香气四溢,食之鲜嫩可口,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绿色食品。

穿村而过的霭峰河,清澈见底。山溪里,同长演岭一般生长着一种小鱼,人们叫它“石斑鱼”。此鱼两三寸长,通体银白,肉质细嫩,味极鲜美,烹食时不用去鳞。入嘴越嚼越鲜,别有一种美味。据说这鱼是因为吃了霭山上的甘草汁才有如此美味,因此叫“甘草水鱼”。

古竹林因为地处霭峰河下游,河上没有一座桥,从霭山寺到古竹林要过十多处大石头搭起来的石埠,交通条件非常差。有一首儿歌是这样唱的:“古竹林,十八荡,跌下水何以弄?捞起来晒干丁,装进坛变腌齑。”所以人们又把古竹林叫做苦竹林。如今修起了西霭公路,古竹林的路已经不再难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