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 |
释义 |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acuteinjuryofligamentofankle),关节扭伤较之关节脱位更为多见,踝关节尤其是如此 但踝关节韧带的一般性损伤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实际发病数倍于来就诊的患者韧带损伤分为部分断裂和完全性断裂两类前者称为踝关节的扭伤或捩伤,后者可发生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三角韧带、下胫腓全部韧带或部分骨间膜同时损伤时可出现下胫腓分离和距骨向外脱位。临床上以外踝的腓距前韧带损伤和下胫腓前韧带损伤为多见三角韧带损伤常合并在踝关节骨折脱位中。 病因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及肌肉拉伤均可致伤 发病机制造成踝关节急性韧带损伤的暴力大致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及肌肉拉力等3种,其中以间接暴力为主多为在高低不平路面或上下楼梯时不慎失,足踝部处于极度内翻跖屈位,使外侧副韧带过度牵拉而引起损伤。轻者使胫腓下韧带部分断裂,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并发踝关节半脱位和全脱位,或因踝关节远端超限外翻、外旋直接造成内踝和(或)下胫腓韧带损伤,此类损伤大多与内踝和(或)外踝骨折并存。 病理生理踝关节关节囊纤维层增厚形成韧带,主要有三组: 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是踝关节最坚强的韧带。主要功能是防止踝关节外翻,起自内踝,呈扇形向下,分束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根据纤维走向及止点的不同的又分为舟胫韧带,距胫韧带,跟胫韧带和距胫后韧带。 外侧副韧带起自外踝,分三束分别止于距骨前外侧,距骨外侧或距骨后方,故又称为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是踝部最薄弱的韧带。 下胫腓韧带又称胫腓横韧带,有两条分别于胫腓骨下端的前方和后方将将故、腓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加深踝穴的前、后方,稳定踝关节。若内侧副韧带损伤,将出现踝关节侧方不稳定,若外侧副韧带损伤,将出现踝关节各方向不稳定。 临床表现外踝韧带损伤:外踝韧带包括腓距前韧带腓跟韧带及腓距后韧带,如前所述,外踝的腓骨小头较内踝长1cm左右,踝部扭伤时,很容易造成内翻位损伤,加之外侧韧带相对薄弱所以临床上多见外侧韧带损伤。在外伤时的瞬间视足的屈伸位置不同3组韧带的受累亦不相同。如跖屈时以腓距前韧带损伤为多背伸时则为腓距后韧带损伤而中间位时以腓跟韧带损伤多见。 (1)、腓距前韧带:足在正常承重时,腓距前韧带与距骨的长 轴走行方向一致;当踝跖屈时,其走行方向与胫骨纵轴一致并变得紧张此时如受到内翻应力时,腓距前韧带即产生撕裂与完全性断裂。 (2)、腓跟韧带:当踝关节处于跖屈,如内翻的应力进一步增加时除产生腓距前韧带损伤外,还可以使腓跟韧带损伤。如果踝关节处于中立位当踝关节极度内翻位时则首先可产生腓跟韧带的损伤腓跟韧带为外踝韧带中的主要结构,较为坚韧,当踝关节处功能位时,起限制足内翻的作用,因而一旦断裂则踝关节外侧间隙增宽。 (3)、腓距后韧带:为外踝韧带中最强的一束,主要限制踝关节的过度背伸。腓距后韧带损伤主要因足超限内翻所致 内踝韧带损伤内踝韧带又名三角韧带,亦分为3束前方为胫距前韧带,中为胫跟韧带和后方的胫距后韧带。此韧带分为深浅两层十分坚韧不易断裂。主要功能是限制踝关节外翻及过度外旋。大多数情况下内踝韧带损伤由外翻或外旋暴力所致此种外力通常引起内踝和(或)外踝骨折。但如果暴力来得十分突然,亦可引起三角韧带断裂。其中单纯韧带断裂者少见多并发有外踝骨折和(或)下胫腓关节分离。 下胫腓韧带损伤下胫腓韧带位于下胫腓关节处,其韧带分为3部分: ①前胫腓韧带:起自胫骨,斜向外上方,于腓骨前方为止。②胫腓骨间韧带:自胫骨下端外侧至腓骨下端内侧,实际上为骨间膜的延续,最为坚强。③后胫腓韧带:从胫骨下端后内侧至腓骨下端内侧。下胫腓韧带损伤主要因外翻及外旋暴力直接造成临床上并非少见但易漏诊;合并三角韧带断裂(伴或不伴外踝骨折)的下胫腓韧带损伤,一般是三角韧带先断裂,以致下胫腓韧带的张应力突然增加,一旦超过其最大限度,则引起断裂。 症状踝关节急性韧带损伤大多有明确的外伤史。临床上可发现患者的外踝前下方肿胀和疼痛、局部出现压痛、皮下产生瘀斑,关节活动受限及跛行等。将足被动跖屈并内翻时疼痛加重而背伸和外翻时可使疼痛减轻。当其完全断裂时踝关节处于跖屈位时可使距骨产生向前的位移内踝韧带损伤除有内踝下区域疼痛、肿胀皮下淤血青紫足运动受限外,内踝后方踝管可有肿胀淤血;下胫腓韧带损伤时症状与上述相似但其疼痛、肿胀均在踝关节前方而不在侧面 体征外踝韧带损伤时,检查局部有明显压痛以外踝下方韧带处最为明显,且多较局限易与外踝骨折相区别;内踝韧带损伤压痛多在内踝下部三角韧带附着处;下胫腓韧带损伤压痛在踝关节前方 特殊检查外踝韧带损伤时,足被动内翻受伤的韧带被牵拉而疼痛加剧强行内翻患足则外踝韧带断裂处凹陷增大;内踝韧带损伤,强行外翻患足疼痛加剧并可能出现韧带断裂处凹陷,固定小腿前后推动足跟可有内侧活动范围增大现象;下胫腓韧带损伤时握住足跟作距骨侧向或旋转运动,可发现距骨活动范围增大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在拍摄正侧位X线片时小腿应内旋20°, 使踝关节横轴平行于X线片盒(图1),这样使整个关节间隙等宽,胫骨与距骨之软骨下骨板也都平行(A)。从胫骨下端软骨下骨板与外踝的软骨下线状影的连续对线关系出现台阶可以辨认出腓骨的轻微短缩也可观察到距骨外移以及外侧间隙增宽(B)。外踝韧带损伤时常规片上仅见局部软组织肿胀影如果要使诊断进一步明确可局麻后再作内翻应力位拍片并与健侧对比。正常胫距内翻角为5°~10°(胫骨下关节面与距骨上关节面作足内翻时的角度)如此角大于健侧1倍,表示腓距前韧带断裂;大于2~3倍,则为腓距前韧带和腓跟韧带撕裂;大于5倍,则为外踝韧带完全断裂此时多合并腓骨远端骨折(C)。侧位前后应力像上距骨无脱位(D),当腓距前韧带损伤后距骨出现向前半脱位像(E)。 内踝韧带断裂时可在局麻下拍踝关节外翻应力片检查,部分可显 示胫腓下关节分离征。 下胫腓韧带损伤时应作双踝对比拍片,观测双侧胫腓下关节之间距;必要时局麻后应力位拍片即分别将踝关节置于外翻、外旋内翻及正常位拍片,如显示胫腓骨分离,无论腓骨有无骨折,则表示三束韧带全部断裂;如腓骨下端在外展位时不外展,仅显示旋转,则表明后胫腓韧带未断裂,也可单将踝关节内翻拍片若见到胫骨和腓骨间隙增大超过3mm,则说明下胫腓韧带损伤显示踝关节半脱位。 特殊检查踝关节穿刺造影:可发现造影剂自踝关节进入断裂的韧带损伤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够确定踝部软组织内损伤血肿的范围辨明韧带的撕裂断裂损伤等。 诊断明确的外伤史,外踝韧带损伤时踝前方肿胀、疼痛、局部出现压痛,皮下淤斑跛行等,内踝韧带损伤时,内踝下区域疼痛肿胀皮下淤血、青紫足运动受限下胫腓韧带损伤时症状与上述相似,但其疼痛肿胀均在踝关节前方而不在侧面。 X线检查及应力摄片,可间接证实韧带损伤的存在,另外亦可行踝关节造影亦可间接证实损伤的存在MRI能够确定血肿的范围,辨明韧带的撕裂、断裂损伤的存在及程度。 紧急处治方法1、踝关节扭伤后应尽快去医院检查,排除骨折和韧带断裂。如果不能马上去医院,伤者应马上自我检查,做轻微的踝关节内旋、外旋、内翻和外翻动作,如局部有尖锐疼痛,有骨擦音伴踝关节畸形或异常活动时,应考虑骨折,尽快到医院就诊。 2、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最好是卧床休息,将患侧小腿和脚部垫高,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3、大多数人认为扭伤后用冷敷对伤后早期可减轻内部出血、疼痛和肿胀,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比较我觉得冷敷的方法对扭伤初起减少出血有一定的作用,但对扭伤的整体恢复无明显作用。中医理论认为寒属阴,有凝结、阻滞的作用,冷敷过程中虽然毛细血管受冷收缩可以减少出血,但同时流出脉外的淤血也会受冷而凝结形成血块,对以后的吸收不利。所以我认为踝关节急性扭伤后不宜冷敷。可以用云南白药或白酒或酒精喷抹。受伤12小时之后即可用干净毛巾浸热水、或热醋、热酒等进行热敷,以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4、如不能马上休息应立即采用胶布固定可使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放松。方法:踝关节置于轻度外翻位,若有距腓前韧带损伤再稍背伸,用3-4条2厘米宽的胶布从足内侧起经足底、外踝绕至小腿前外侧中段,呈叠瓦状固定,再用绷带缠绕加强固定,有利于损伤修复,防止韧带修复后松弛造成关节不稳,同时起到韧带的临时替代作用。 治疗非手术治疗(1)、外踝韧带不完全断裂:除一般性治疗如早期局部冷敷外,患足应予以严格制动以有利于韧带的修复。①前腓距韧带不完全性损伤:用小腿石膏固定于外翻背伸位3~4周拆石膏后以护踝制动及功能锻炼②腓跟韧带不完全性断裂:踝关节功能位(90°~100°)外翻状小腿石膏固定4周左右后续治疗同前。③后腓距韧带不完全性损伤:则用小腿石膏外翻、跖屈位固定4~5周。 (2)、内踝韧带损伤中单纯三角韧带不完全性损伤:一般以小腿石 膏内翻位固定4~5周轻度者亦可用宽胶布内翻位固定3周解除固定后再行理疗及护踝外用。 (3)、单纯性下胫腓韧带损伤:采用小腿石膏并于踝关节上方两侧塑形加压(用双侧手掌部加压),以使其复位。固定4~6周后更换外用护踝。 手术治疗(1)、完全性外踝韧带断裂:除因全身情况不佳不能施术者外,原则上均应行韧带修复术。对修复困难的晚期病例,亦可用附近的部分腓骨短肌、大部或全部重建受损之韧带 (2)、并发骨折的三角韧带完全断裂:对断裂的韧带行修补术,对有移位的骨折可同时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多为张力带或螺丝钉固定术)。术毕以小腿石膏制动4~5周。拆石膏后行功能锻炼及外用护踝 (3)、并发有下胫腓关节分离的三角韧带断裂(多伴有外踝骨折):于手术的同时,用长螺钉将胫腓下关节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不超过6周 (4)、并发移位骨折的下胫腓韧带损伤:在对骨折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之同时多选用长螺钉加压固定及复位术后石膏制动6~8周并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石膏拆除时间。 推拿治疗关于本病在急性期内的治疗,中西医一直存在争议,即便是在中医界也有相当多数的医生认为踝关节扭伤后24小时内不宜做手法治疗,他们认为手法操作过程中会加重损伤,使受伤的韧带渗出物更多,使肿胀加重。实际上适合的推拿手法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踝关节扭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既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又能消退局部无菌性炎症,促进渗血、渗液的吸收,有利于肿胀消退,同时还有止痛的作用。 方法一:此方法适用于扭伤较轻者。 (1)患者仰卧,医生以大鱼际轻擦损伤部,以透热为度。 (2)以拇指指腹,在损伤的局部用轻柔的按揉法进行治疗,时间为1-3分钟。 (3)患者坐位,医生一手由外侧握住足跟,用拇指压于韧带所伤之处,另一手握住跖部,用摇法1分钟。 (4)医生双手握住足部,在拔伸力量下将足跖屈,再背屈同时,以拇指向内向下用力按压韧带损伤部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如此反复操作5~8次。 (5)医生双手掌相对用力,自膝关节向下,反复搓揉至踝关节周围。以局部发红透热为度。 方法二:此方法适用于扭伤较重者。 (1)患者仰卧位,医生以拇指点揉丘墟、太溪、昆仑、申脉,阳陵泉,力量由轻到重,每穴操作半分钟。 (2)医生一手固定足部,另一手大鱼际着力,在踝关节周围进行轻柔缓和的揉摩,时间为20分钟。 (3)医生一手握住足跖部,另一手握住足跟部、拇指按在伤处,两手稍用力向下牵引,同时进行轻度内翻和外翻。时间为3分钟。 (4)在患者受伤部位涂抹润滑油,医生用拇指上到下单方向沿受伤韧带走向推抹,一直推抹到足趾。反复30次。用力要从轻到重,以患者耐受为度。 (5)医生一手托住足跟,一手握住足跖部,同时用力,在拔伸的同时将踝关节尽量背伸,然后做环转运动。时间为3分钟。 (6)医生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自上向下?反复拿揉小腿1-3分钟,然后两手掌相对用力。横搓下肢1分钟。 手法的注意事项: (1)扭伤较重有大块青紫淤斑者施用手法时一定要从远到近慢慢接近淤斑。 (2)施用手法时一定要做到轻快、柔和,不急不躁,以患者耐受为度,禁用突然的暴力。 (3)施用手法时一定要沿韧带走向操作,目的是将渗出物沿韧带走向推散,便于周围的正常淋巴组织的吸收。 (4)一定要叮嘱患者施用手法后当晚有可能肿胀加重,这是推拿后的正常反应,对扭伤的整体恢复是有积极作用的。 (5)对于较轻的踝关节扭伤隔天一次,三次可痊愈。对于较重的踝关节扭伤开始时需要每日一次,三天后肿胀消减后可隔天一次,两周可痊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