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赭红尾鸲 |
释义 | 赭红尾鸲为一般常见且分布广泛的繁殖鸟及冬候鸟,属迁徙鸟,在西藏为夏侯鸟或称繁殖鸟。每年早春,赭红尾鸲已经成对到达,山涧、草原、林缘、农田和村庄,均是其喜好活动的场所。成对活动,很少见到集群现象。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赭红尾鸲 中文别名:火燕、火焰焰 英文名:Black Redstart 二名法:Phoenicurus ochruro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鸟纲(Aves) 亚纲:今鸟亚纲(Neornithes) 目:今颚总目、雀形目(Passeriformes) 科:鸫科(Turdidae) 属:红尾鸲属(Phoenicurus) 种:赭红尾鸲 形态特征中等体型(15厘米)的深色红尾鸲。典型的雄鸟(亚种rufiventris)头、喉、上胸、背、两翼及中央尾羽黑色;头顶及枕部灰色;下胸、腹部、尾下覆羽、腰及外侧尾羽棕色。西部的亚种phoenicuroides色较浅,体羽深灰以替代黑色,两翼棕灰。xerophilus为中间型亚种。雌鸟似北红尾鸲的雌鸟,但无白色翼斑,皮黄色眼圈不甚明显;下体有时沾棕,眼先皮黄。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略黑。赭红尾鸲Phoenicurus ochruros,别名火燕、火焰焰。雌雄异色,雄鸟额、头侧、颈侧、颏、喉和胸呈黑色;头顶、下背和腰呈灰色;上背、两肩黑色沾灰;腹部栗色;尾羽和尾上覆羽呈锈棕色,中央尾羽为褐色。雌鸟上体灰褐色;飞羽、尾羽和尾上覆羽与雄鸟相同;下体呈污褐色,腹部沾棕,虹膜黑褐;嘴、腿为暗褐色。 叫声:告警叫声为tucc-tuee或tititicc,之前常有tseep叫声。鸣声为6~7个响亮有力的颤音接以奇特的粗哑声收尾,被形容为似流铅灌入瓶中。常于夜晚或清晨在突出的栖木上鸣叫。 分布分布范围:古北界;越冬至非洲东北部及中国东南。 分布状况:亚种phoenicuroides跨新疆西部及西藏西部;亚种rufiventris繁殖于西藏东部及西部、青海、甘肃至山西、四川和云南西北部。冬季有记录于河北、山东、香港及海南岛。尚存争议的亚种xerophilus为昆仑山、祁连山及新疆南部的留鸟。 赭红尾鸲在西藏全境均有分布,青海、新疆及西部其它省区也有所见。在春季,每天从黎明到太阳出来前,赭红尾鸲离巢,站在自己领域内的制高点高歌鸣叫,叫声悦耳嘹亮,甚是动听,会使勤劳早起的人们和仍然处在梦乡的贪睡者,顿时为之一振,心情愉悦,精神焕发。这种鸣叫行为正是喜结良缘的一对赭红尾鸲,向同种竞争者们炫耀自己的能力和本领,同时也是在警告第三者不要对它们的配偶和领域有任何企图和幻想。不过它们的爱巢,却并不如其鸣叫声般美好,经常安在石缝和灌丛树杈中,赭红尾鸲还特别喜好把巢安在断墙残壁的裂缝甚至厕所的墙缝中。巢呈浅碗状,以禾本科植物、嵩草茎叶,杂以破纸、线头、麻毛织物等构成,内垫动物毛发和绒羽。每窝产卵4-6枚,卵为天蓝色,钝端具稀疏的黑褐色粉点。 习性见于开阔区域的各海拔高度。领域性强。由栖处捕食。常点头并颤尾。见于房舍周围、园林及农田。常急促跳动并高挺站立。 赭红尾鸲是典型的食虫鸟类,无论是雏鸟还是成鸟,均以无脊椎动物为食。这也是它们经常喜好在村庄、垃圾场和厕所栖息的原因。7月下旬,幼鸟已经具备飞翔的能力,9月底至10月,赭红尾鸲陆续离开繁殖地,纷纷南下,但多是两三成群,很少见到大的集中迁徙群。 赭红尾鸲是典型的食虫鸟类,对抑制生态系统中有害无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有重要作用,因此是人类农作物和绿色植被的保护者。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会对赭红尾鸲的食物资源造成一定的损害和影响,继而会影响到其种群数量。 繁殖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林下灌丛或岩边洞穴中,也在河谷或路边悬岩缝穴和岩石间营巢,偶尔也在树洞中或树杈上营巢。巢的结构较为粗糙、松散,主要由草根、草茎、草叶和苔藓编织而成,内垫有细草茎和草叶,有时还垫有兽毛和鸟类羽毛。巢呈杯状,外径9.8-17.0cm,内径6.0-9.0cm,高5.0-8.5cm,深3.0-7.0cm。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多站在巢域灌木或石头上鸣叫。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6枚。卵淡绿蓝色或天蓝色、光滑无斑或仅钝端具少许稀疏的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8.0-21mm×13-15.1mm。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3±1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6-19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