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基本信息

拼音:qiǔ 注音:ㄑㄧㄡˇ部首:米,部外笔画:10,总笔画:16

五笔86&98:OTHD

仓颉:FDHUK

郑码:UFGS

笔顺编号:4312343251111344

四角号码:9698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CD7

详细释义

〈名〉

(1) 形声。从米,臭声。本义:炒熟的米麦等谷物。

(2) 同本义 [cooked dry food for journey]

糗,熬米麦也。——《说文》

糗饵粉飺。——《周礼·籩人》

糗一筐。——《国语·楚语》

舜之饭糗茹草也。——《孟子·尽心下》

(3) 又如:糗芳(芳香的干粮);糗糒(干粮);糗饵(将米麦炒熟,捣粉制成的食品)

(4) 姓

词语典故

稀饭或带汤水的面食(如面条)煮熟后,由于放了一段时间未动而成稠状,济南人称为“糗(音qiǔ)”。比如说:“赶紧吃吧,面条下出来都糗了。”在现代汉语中,读qiǔ的只有这一个“糗”字。糗,在古汉语中是个动词,指的是“熬粥”;同时它又是个名词,指的是“干粮”,这是古代辞书《广韵》和《说文解字》上说的,原话是:“熬米麦也。又干饭屑也。”《孟子·尽心下》中有句“舜之饭糗,茹草也”,其中“糗”用的就是它的名词意义。

济南话里的“糗”,保留了它古汉语的动词意义,并且有了延伸。比如,用慢火以较长时间熬煮糊状米饭,济南人就说“糗饭”。可以这样理解,“糗”是一个由稀渐稠的过程,“糗”的主体也不是所有“面食”。一些词典把它解释为“饭或面食成块状或糊状”,显然不确切。就说面食,馒头是不会“糗”的,水饺也是不会“糗”的。水饺煮熟后,盛在盘子里一段时间不动,会粘连在一起,济南人不说“糗了”,而是说“坨(音tuó)了”。(本处需要说明一下,本段的内容仅以济南话为例,其实很多地方确实可以解释为“饭或面食成块状或糊状”。在青州就有糗糕之说。面条煮熟后乘在碗里过一段时间会粘连在一起,我们叫面条糗了。水饺也是,例句:才出锅的水饺最好快吃,过会糗了就不好了。)

后来“糗”的词义进一步发展,其主体就不光是面食,而且还可以指人。长时间闲呆在一个地方,济南人也说作“糗”,如:“我都糗在这里好几年了。”再如:“成天糗在家里无所事事,你也出去找个活干?”有意识地怠工、故意执拗不语,济南话也叫“糗”,如:“上了班,他就干糗着,么都不干。”再如:“你就糗吧,惹急了眼我还揍你。”你看,一个“糗”,比普通话的“呆”要来得深刻、生动得多。

女作家袁静在《小黑马的故事》里,曾描写一个小乞丐唱数来宝,很形象地用到了这个词:“咳,你要打,我不走,大大的工夫慢慢地‘求’(注:读上声,泡蘑菇的意思)。”“‘求’到黑里你管饭,要给孬的我不干。”这里作者用的是“求”,而且还加了注解,真是够麻烦的了。若是作者顺手拈来植一“糗”字,恐怕就不会费这么大劲了。(此注解不对,引用不恰当。“求”音qiu是看的意思。)

“糗”是一个方言词语,过去使用范围较小、频率不高。没想到,进入网络时代后,它竟一下子“红”遍了全国,“出糗”、“糗事”之类的词语人们早已是耳熟能详。不过,此“糗”非彼“糗”,意义上也已是风马牛了。

《康熙字典》

《未集上》《米字部》 ·糗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去九切音。《说文》熬米麦也。又乾饭屑也。又粮也。《博雅》糗,糒也。《书·费誓》峙乃糗粮。《疏》糗,擣熬谷也。谓熬米麦使熟,又擣之以为粉。《礼·内则》糗饵。《注》擣熬谷以为糗饵。《周礼·天官》羞籩之实,糗饵粉餈。《注》糗,熬大豆与米也。《左传·哀十一年》辕颇出奔郑,其族辕咺进稻醴、梁糗、腵脯焉。《注》糗,乾饭。《释名》糗,龋也。饭而磨之使龋碎也。 又姓。《风俗通》汉有糗宗,为嬴长。 又《玉篇》尺沼切。义同。 又《集韵》《韵会》《正韵》丘救切音。义同。《六书音义》与同。考证:〔《周礼·天官》羞边之实,糗饵粉餈。〕 谨照原文边改籩。

方言集汇

粤语:cau3 jau2 zau2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5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qiu2 [海陆丰腔] chiu5 hiu3 [客英字典] chiu5 [梅县腔] chu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