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羲皇
释义

羲皇,即伏羲氏 。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词语解释

xī huáng ㄒㄧ ㄏㄨㄤˊ

羲皇即伏羲氏 。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厥有云者,上罔显於羲皇 。” 李善注:“伏羲为三皇,故曰羲皇 。” 唐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皇 ,先生有才遇屈宋 。”

伏羲简介

伏羲(生卒年不详),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太昊等,《史记》中称伏牺。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与女娲同被尊为人类始祖,中国神话中与女娲一样,龙身人首、蛇身人首。

他为人民作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如带领人们用兽皮缝制衣服,抵御寒冷,结网打鱼,投矛狩猎,而狩猎活动的展开又使得动物类食物日益增加,另外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当时的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羲皇贡献成就

都于宛丘

伏羲所处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只能逐水草而居,就是哪里有水喝,有鱼吃,有野果有动物,他们就奔向哪里,过着游牧生活。伏羲带领他的部落,沿黄河游牧东下,到达宛丘这个地方后,见有高丘可居,水草丰美,野果动物充足,便安居下来,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都城,从而结束了人类的游牧状态。宛丘就是今天的淮阳,宛丘遗址在县城东南四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网罟

伏羲建都宛丘之后,社会已大大前进一步。生活中,他观察到蜘蛛结网得以捕食飞虫,从中受到了启发,于是教大家用植物的纤维结网去捕鱼狩猎,这要比过去用石块和棍棒去猎取动物获得的多。生产力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

养牺牲

网罟没有发明之前,捕到了动物就吃,捕不到就饿着,生活没有一点保障。网罟发明以后,捕获的飞禽走兽出现了剩余,于是伏羲就教大家把吃不完的动物饲养起来,这就是我国畜牧业的发端。牺牲本指祭祀用纯色全体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这里指被饲养供食用的家畜。后被引申称为公而捐弃生命财产等为牺牲。

兴庖厨

早期人类是不知道吃熟食的,后来随着森林和草原的自然起火,一些动物被烧死,伏羲氏发现后拣起食之,觉得比生吃好吃,并易嚼味香好消化。于是教先民保留火种,把动物烧烤后食用,从而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蒙昧状态。所以有人说,伏羲氏是我国第一位美食家。

定姓氏

太昊伏羲氏之前,人们无名无姓,过着群居杂居的生活,人伦不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分工的出现,这种状态已与现实生活极不协调。于是,伏羲根据各个部落和氏族的不同特点和爱好,给人们确定代号,这就是姓。伏羲氏认为风的威力很大,能飞沙走石,因此自姓为风。风姓是中国第一姓。于是姓氏逐步发展起来。春秋时,任、宿、须名、颛臾四国皆为风姓。据有关史料记载,出自风姓的有:韦氏、庖氏、伏氏、宓氏、东方氏、典氏、皇氏等二十多个姓。所以说伏羲是万姓之根,淮阳为万姓之源。

制嫁娶

伏羲生活的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亲氏族社会过渡时期,人们过着群婚乱配的生活。伏羲通过观察,发现族内婚和近亲通婚所生育的子女或智力低下,或四体不健。因此,制定嫁娶制度,规定同姓的不能通婚,同部落的不能通婚,禁止群婚乱配,实行对偶婚,并把婚姻固定下来。之所以同姓不能通婚,是因为那时女生为姓,即一个母亲生的一个姓,一个姓是一个血统。氏是父亲社会的产物,男子称氏,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进入父亲社会以后男子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姓氏又颠倒了过来。嫁娶制度的确立,改善了人伦关系,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的第一部婚姻法是太昊伏羲氏颁布的。

始画八卦

太昊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并根据在蔡水(午门前蔡河)所得白龟的龟背纹理和蓍草的草茎,“揲蓍画卦”,创下了先天八卦。伏羲得白龟于蔡水、凿池养之的传说已传了几千年,谁也没有见过,有关资料也没发现过关于白龟的记载。1984年,淮阳县城东关一个叫王大娃的少年,在伏羲养白龟的白龟池钓鱼,钓出了一只白龟,从而印证了这个传说。伏羲根据自然界的八种现象:天、地、水、火、山、雷、风、泽及它们中间的相互关系,用乾、坤、坎、离、艮、震、巽、兑八种符号相对应,画出了先天八卦,总结出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如天、地,阴、阳,春、夏、秋、冬四季。八卦符号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八卦是伏羲文化的精髓,是人类从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现代社会的高科技产品电子计算机中的二进位制就是根据八卦的原理而发明的。

刻书契

《尚书·序》记载:“古者伏羲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书制有六:一曰象形,二曰假借,三曰指事,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谐声。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文字必归六书,以同文而代结绳之政”。也就是说伏羲氏之前,人们遇到什么事,都靠把绳子打结来记载,大事结个大结,小事结个小结,时间一长,再也分不清哪个结记载的什么事。伏羲画了八卦后,仅那八种符号仍然不行,于是就根据事物的形状,象日、月、山、水等创立了中国文字。这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作甲历

伏羲氏之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一片空白,没有天地四时的概念。伏羲一画开天,指出了什么是天,什么是地,什么是白天,什么是黑夜,白天为阳,黑夜为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并根据日月的变化,分出年月日,这就是中国历法的肇始。历法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帮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兴礼乐

由于畜牧业的出现,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序上不再为温饱而耽忧,人们便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水平。在那个刚刚脱离蒙昧状态的社会生活里,靠什么来满足精神需求呢?经过一段的思考,伏羲用黄土抟成梨那样大的混团,用木棍扎上孔,可以吹出呜呜的响声,供大家取乐,这就是埙。埙是中国最原始的乐器,淮阳是中国乐器的发源地。所以有人说,早在伏羲那个时代就已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了!

造干戈

太昊伏羲氏所处的时代,人少兽多,人们被凶禽猛兽吞噬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部落与部落之间也常常为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争斗。为了生命的安全和部落的利益,伏羲氏教人们打造兵器,如木棍绑上石斧、石镰、石铲等。兵器的发明,为伏羲征服各部落,促进中华民族第一次大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诸夷归服

太昊伏羲氏带领他的部落发展畜牧业、改革婚配制度、画八卦、刻书契等,社会迅速发展,文明程序极大提高。他不仅发展好自己的部落,还把自己的发明创造推广到其他部落,帮助其他部落发展、进步,所以享有极高的威望,很快这些部落都投靠归服于伏羲部落。《史纲评要》说:伏羲“有圣德,象日月之明故曰太昊”。“以木德继天而王”。八卦中“木”指东方,伏羲为东夷部落首领,其意思说伏羲以东方圣德而称王,以圣德而统一天下。这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

以龙纪官

太昊伏羲氏实现了民族大统一后,为了加强团结,增进合力,使大家有一个共同标志,他综合各部落图腾的特点,如马的头、鹿的角、蛇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等,把它们结合在一块,形成一个各部落共同的图腾——龙,这就是龙的来历,龙的含义。从此,中国龙腾起在世界的东方,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共同的族徽。从此夏华子孙始称龙的传人,伏羲被称为龙师人皇,淮阳被称为龙都。从此,伏羲以龙纪官,分理海内,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造屋庐;浑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果;栗陆为水龙氏,疏导泉流。以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等等。从此,龙的精神一直是鼓舞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是促进全国统一的旗帜,是增强民族团结的灵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6: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