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箬棕 |
释义 | 箬棕形态优美,在园林中可作行道树或庭荫树。花是良好的蜜源。果实可作饲料。未开展的嫩叶芽可作蔬菜。成长叶片可作建筑防雨覆盖物,还可用于工艺编织。 植物名称箬棕 拉丁文名:Sabal palmetto 别名:白菜棕、龙鳞榈、巴尔麦棕榈。 科属:棕榈科、箬棕属。 产地分布原产于温带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地区,为美国北卡罗来州与佛罗里达州的州树,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 引进栽培,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单干直立,高可达9-27米,茎干覆有老叶基,数年后自上而下逐渐脱落,露出有环纹的棕褐色树干。叶柄常比叶片长,切面呈钝倒三角形,边缘无刺,但与叶片连接处有一斜三角形的舌状体,叶片宽大呈长圆形掌状,长1-2米,随叶轴的背弯,使叶片末端呈明显的弯拱形,裂片约48对,长60-140厘米,末端二裂,中部以下合生,但有的裂深过半,裂片间的凹处生有丝状物,整个叶片呈波浪形起伏;叶色草绿或亮绿,间有棕黄色斑纹,而近叶轴的基部则有黄白色三角形斑块,叶厚革质,且坚韧,每年4-5月间从叶腋处抽生花序,6月开花,花小,白色,雌雄同株。花序与叶片等长或稍短,初出似芦笋,伸长如竹鞭,花时花梗斜举,结果后下弯。果实玩弄,草绿色,9-10月成熟后呈棕褐色,内有种子一粒,种子呈扁球形,脐部稍凹陷,棕褐色,具光泽,胚侧生,胚乳骨质,均匀。 生态习性箬棕喜阳光直射,较耐寒,可在-5℃低温条件下生长,成株耐干旱且抗风,高热海风与寒冷干风对其也不会形成损害。喜肥沃土壤,也耐瘠薄,在砖红壤、粉砂壤土中均可生长良好,沙漠干旱地区常有栽培。 繁育栽培以种子繁殖为主,但箬棕果实易被鸟鼠蚕食,不易采收到充分成熟的种子,箬棕种子发芽时子叶柄延伸较长,属远距带鞘型,催芽萌动后应及时播种于较深的育苗袋中培养,避免强光直射,移植时要深挖穴,以防伤根发生严重的移植痴呆症,影响植株生长与观赏效果。 用途箬棕形态优美,且非常耐寒及抗风,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作行道树或庭院观赏栽培,只是这种植物苗期生长非常缓慢,成株后则非常雄伟壮观。箬榈对烟尘、二氧化硫、氟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具较强的抗性,并具有吸收能力,适于空气污染区大面积种植。除此之外,棕榈还有许多用途,树干纹理致密,外坚内柔,耐潮防腐,是优良的建材;叶鞘纤维可制扫帚、毛刷、蓑衣、枕垫、床垫、水塔过滤网等;棕皮可制绳索;棕叶可用作防雨棚盖;花、果、棕根及叶基棕板可加工入药,主治金疮、疥癣、带崩、便血、痢疾等多种疾病;种子蜡皮则可提取出工业上使用的高熔点蜡;种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蛋白质,经磨粉后可作牲畜饲料;未开花的花苞还可作蔬菜食用。 生长及棕片采割棕榈幼年阶段生长十分缓慢,且要求适当的荫蔽。其茎长出土壤表面约需3-5年,形成掌状有皱折的正常叶片要3-4年,投产时间要在8年以上,而此时榈树高度仅1.3-1.5m这样缓慢的生长过程,在裸露地无荫蔽的条件下尤为明显。同一土壤和品种,在为全光照1/4-1/5的光强下比1/2的光强生长旺盛。投产前,年生长过程的特点表现为生长期,生长量小,速生期不够明显。在幼年阶段,棕榈的这一特性在品种之间基本上是一致的。为了加快棕榈的生长,在整个幼年阶段需要进行较长的持续管理。特别是当年新叶生长的5-9月,由于棕榈高、径生长几乎是同期进行,初期生长主要依靠前期积累的光合产物的供给。 主要栽培及经营方式(1) 棕粮间作型 这是成片发展棕树,以短养长,以耕代抚促进棕树生长和早日投产的主要经营方式。一般棕树多点播或撒播,每公顷保存3000-6000株,约12年可以投产。投产后每公顷可收棕片750-3000kg。 间种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薯类、豆类等。大小春一起,每公顷可收粮3000-3750kg。亦有大春种,小春休闲者。 (2)棕树同其它树种混交型 这种栽培方式主要出现在海拔800-1300m(1500m)的地带,混交树种在盆地边缘多为桤木、柏木、油桐、香椿、长杉、泡桐等。棕树同速生阔叶树的混交效果较好,同针叶树的混交效果较差。一般先植其它树种,待其郁闭或接近郁闭后再栽棕榈。这样可利用先植树抑制杂草改善光照、水分和养分状况,创造棕榈幼年阶段生长的适宜环境。(3)棕、茶套作型 这是产茶山区一种常见的栽培方式,也是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之一。一般做法是: 棕树行距2m,株距1m。在两棕树之间种茶2行。常先植茶2-3年后植棕,或棕、茶同时种植。4-6年后收茶,10年左右开始收获棕片。在这种栽培方式下,1ha可收茶15-30公担,棕树投产后年可收棕75-100kg。缺点是多毛虫危害。 箬棕 (4)棕树纯林 在劳力较少、荒山面积较大、土壤表层多石块或石栎、不宜农作的地区,常培育棕树纯林。一般是一次种植,然后让其不断地天然更新,以达到边培育后继资源,边利用的目的。这种群落的特点是“几世同堂”,密度大,一般12年左右可以投产。 栽植密度对这种经营方式尤显重要。一般采用1m×1m的株行距。在土壤表面石块遍布的地方,棕榈纯林在造林后连续除草、施肥管理3年,幼林生长也很不理想。6年生平均高仅33cm,平均地径4.3cm,叶片12个。虽然林地上有一定数量的天然更新的成年投产棕树,但产量低。因此,这种经营方式未必可取。 (5)四旁种植四旁种植在分布区同内是最广泛的一种栽培方式。以地边和屋旁种植为主,作为四旁绿化树种或群众自用。多零星,不能五项原则商品。 主要危害 气候性病害,主要出现在西缘山地,这是由于花期的低温和阴雨使花序蕾不能长出苞片致病而引起的腐烂。主要影响棕片色泽,形成所谓“花壳棕”。 虫害主要有天牛、介壳虫等,防治方法与一般树种相同。 动物性危害:一是来自山鼠和田鼠啃吃棕心和棕籽;二是来自吃虫的啄木鸟,因其要啄开树皮食虫,故树干常有孔洞,经雨水侵入,使树干腐朽而枯倒。 相关介绍1、线棕(马尾棕、粗棕、竹节棕)线棕的树干高大,节间长,叶身大,叶柄长,叶色浓绿,皱褶先端较尖,叶质较薄,棕片厚而密,棕丝粗长,结构较稀,顶端结合成带而下垂。产量及出丝率高,毛脚少,最适宜制绳索。但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树干高,节间长,采剥不方便。种实椭圆状卵形,熟时蓝黑色。 2、板棕(密棕) 板棕的树干粗肥,树势较矮,节间密,叶身较大,叶柄粗肥,叶色翠绿,皱褶先端凸尖,叶质肥厚。棕皮宽,棕丝较短,棕丝顶端分离而稍下垂,毛脚少,产量较高,宜于编制蓑衣。对立地条件要求也较高。树干粗肥,节间短,便于采剥。种实肾脏形,熟时黄褐色。 3、毛棕(细棕) 毛棕的树干较粗,叶身小,叶柄短,叶色淡绿,棕片宽不及板棕,长不及线棕,棕丝短细,质脆,毛脚多,产量低,质量差。对立地条件要求一般。 4、山棕 山棕一般处于野生状态,植株矮小,干细节密,叶身小,叶柄短,叶色黄绿,棕片狭短而薄,棕丝短,产量低,质量差。能耐干瘠,抗风力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