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螳螂爪
释义

简介

螳螂爪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又名金刚手。

练法

兼阴柔之劲,练习掌侧与腕部力量之功夫,略似观音掌,而发劲之处,则完全不同。盖彼则贯力于小臂,从上向下平切,实系刚劲,此则以最短之手法,从一折腕间而制敌,有如螳斧之砍物,故名曰螳螂爪。在拳法中称为砍掌,少林为砍手,实系柔劲,而柔中带刚,最为得用。练习之时,迭砖数十块,上铺桑皮纸约厚三寸左右,人立近砖处,将小臂伸直,大臂则紧贴肋际,贯全力于腕,手离纸约三寸,拇指向上,掌外缘向下,行时先运腕力,将侧掌向上一扬,至指尖朝天为度。一扬之后,急折腕向下,用掌侧向砖面之桑皮纸砍去,左右两手,可互行或并行

功力

之。每日晨二次,每次砍数百下,砍数之多寡,可依练习之时日递加。初练时,大约百度,以后每日多加若干度,或隔数日加若干度,至每次五百度为止。初时固无功效之可言,一年之后,大约一掌砍下,纸下之砖,碎去数块,至能将一迭砖完全砍碎为度。然后再将砖面之桑皮纸加厚三寸,抽去砖一二块,依法练习,亦至砍碎为度。然后再减砖加桑皮纸,直至桑皮纸厚二尺以外,其下只余一砖,亦能应手而碎,则所练死劲,已告完成。更须变换方法,而练活劲,死劲活用,实为最难。练时先用瓦一片,直竖地上,靠根处各用一砖夹持之,使不至倾侧,然后举手砍之。初上手时,瓦不碎而倒,习至若干时以后 ,瓦碎数片而倒。更若干时,瓦能依手掌所砍处飞去一角,始倒地。须练至竖瓦于地,两面不必用砖夹持,举手砍之,应手飞去一角,而本身非但不倒,且不动摇,则功已七成。更易以最薄之砖,如法习之,依次易厚砖,至能砍最厚之城砖后,更易以石,石能应手飞去而不倒,则螳螂爪之功始告大成。此功以寓刚于柔之故,费时较他功为长,初步所以必用桑皮纸者,即所以练其柔劲,隔纸碎砖,又是练因柔致刚之力,刚柔并济,妙造自然,宜非其他阴手杀手所能及矣。此功创始于少林,盛行于江南,澄锡昆陵等地,代有闻人,尝有螳螂十三爪,及螳螂之法门,则系拳法而非功夫也。

少林七十二艺

根据《少林拳谱》记载,少林寺原有三十六种硬功、三十六种柔功,又称三十六外功,三十六内功,均在少林寺秘传,但无详细文字记载。现在所说的“少林七十二艺”通常被认为是少林功夫的总称。常在传说和近代的武侠小说中被称作神功。

少林七十二艺的名称分别是铁臂功、排打功、铁扫帚功、足射功、腿踢功、铜砂掌(竹叶手)、蛇形术(蜈蚣跳)、提千斤、罗汉功、铁头功、四段功、铁布衫功、双锁功、上罐功、石锁功、铁珠袋、千斤闸、鞭劲功、分水功、玉带功、鹰翼功、跳跃法(登高超远法)、霸王肘、一指金刚法、拔钉功、一指禅功、石椿功、金钟罩、铁牛功、旋风掌、卧壶功、拔山功、金龙手、推山掌、踢椿功、鹰爪功、斩魔剑、玄空拳、金砂掌(摩擦术)、铁砂掌、飞行功、枪刀不入法、五毒追砂掌(五毒手)、飞檐走壁法、一线穿、蹿纵术、金铲指、揭谛功、梅花椿、拈花功、螳螂爪、跑板功、闪战法、金刀换掌功、轻身术、铁膝功、陆地飞行术、穿廉功、浪裹功(泅水术)、点石功、琵琶功、柔骨功、壁虎游墙术、门裆功、翻腾术、布袋功、蛤蟆功、千层纸功、弹子功、锁指功、追风掌功、软玄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0: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