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蛩蠊目
释义

蛩蠊目(学名:Grylloblattidae)是动物分类学中的一个目,属于昆虫纲。蛩蠊目的昆虫通称为蛩蠊,以其既像蟋蟀(蛩)又似蜚蠊而得名。蛩蠊目是中型昆虫,体细长,无翅,暗灰色,触角丝状,复眼小,尾须长,颇似双尾虫。多栖于1,200米高山的苔藓、石块下和土中,种类极少。

简介

(右图为普通蛩蠊)

蛩蠊目昆虫身体为扁长形,体长13一30毫米。体色为暗灰色,无翅。头部为前口式,口器为咀嚼式。触角呈丝状,28一40节,表面有很多刚毛。复眼小,近圆形,位于头部两侧前方,无单眼。

胸部发达,前胸最大,3对足相似,跗节5节,末端有2爪,无爪垫。雄虫每1跗节下有片状物。

腹部10节,第10腹节有1对长尾须,8一9节。雌虫产卵器极似螽斯的产卵器。雄虫腹末有1对左右不对称的针突。

变态类型为渐变态。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幼期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由于成虫无翅,变态显得不明显。雌虫产单枚卵于土壤中、石块下或苔藓中,卵黑色。卵期1年,若虫8个龄期,约经历5年。幼虫与成虫相似。

蛩蠊目昆虫仅产于寒冷地区,见于北美洲西岸、日本和我国长白山地区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尤其在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湿处。夜出活动,以植物及小动物的尸体等为食,白天隐藏于石下、朽木下、苔藓下、枯枝落叶中或泥土中。一些种类生活在洞穴中。个体稀少,极为罕见。

蛩蠊目已知只有1科、4种,我国已知仅有1种(中华蛩蠊)。

1985年我国昆虫学家在长白山区首次发现蛩蠊目昆虫,并被命为“中华蛩蠊”,为我国两种一级保护昆虫中的一种。

2009年8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宋克清在新疆阿勒泰发现我国第2头蛩蠊目昆虫,经中科院动物所白明博士与王书永的鉴定,认为该蛩蠊是西蛩蠊属Grylloblattella的1个新种,为世界上该属的第3个种。

生活习性

蛩蠊一般生活于高山上或冰川附近,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的怪蛩蠊栖息于海拔462~2000米高山的石块下边。 肉食性。夜出活动,适应于1℃低温环境。雌虫羽化约 1年后成熟,在土内或苔藓上产卵。卵黑色,单产。卵期约1年化为若虫,约5~7年才能完成1世代。有的种类栖居于穴洞内。我国的Galloisiana sinensis在海拔2000米山地滑坡滚石地段发现。

近缘关系与分类

蛩蠊目昆虫各足跗节分 5个小节,胫节细长,雄虫肛上板不对称,这些特征表明蛩蠊与蜚蠊(见蜚蠊目)有近缘关系。但是,在另一方面,蛩蠊的足无后基节,产卵管发达,还有头内骨的构造,都与直翅目〔特别是蝗虫类(见蝗总科)、蟋蟀类(见蟋蟀科)、螽斯类〕类似,因此,应当认为蛩蠊目昆虫是古代昆虫原直翅目唯一残存的支系。造伊诺直称之为现代原直翅目。蛩蠊在形态方面的许多原始特征,使科学家们相信这一类群是考查昆虫纲的祖先及其演化过程的重要线索。

形态特征

蛩蠊体型扁长,长约15~30毫米。头扁。无翅。复眼退化,无单眼。触角丝状,28~40节。前口式,咀嚼式口器。上唇和大颚发达。大颚有端齿,小颚完整,叶片具1~2齿。小颚须5节。下唇分前、中、后3节,前节有 3节组成的须1对以及侧唇舌、中唇舌各1对。舌扁,宽卵形,唾液由此分泌。胸部3节背片几乎相等,但侧片发达,每节有大形转节1对。每胸节可看到1对小坑,并保留1个内侧突,反映出在演化过程中的原始性。3对足等长,基节特大,跗节5节,各具1腹垫。有端爪,但无爪垫。腹部10节。另外,肛上板和1对肛侧板可代表第11节。在生殖板以前各节发育良好,后段诸节则雌雄有别。雌腹片第8节退化,并具有产卵管前1对卵管瓣,腹片第9节更加缩小,并具有产卵管后两对卵管瓣。雄腹片第9节很大,并附有1对不对称的腹基片和腹刺。雌雄腹端均有能动的尾毛1对,由5~8节组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8: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