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蚓螈
释义

蚓螈是尾极短或无,无四肢和肢带,蚯蚓状。已知160余种,下分隶6~7科30余属。广布于环球热带和亚热带湿热地区,尤以南美的种类最多,而安的列斯群岛无。非洲东西两侧均有分布,并在塞舌尔群岛有6~7种,而马达加斯加岛无。在亚太地区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及西侧新几内亚岛(又称伊里安岛)。大洋洲及欧洲无分布。中国现有2种,即双带鱼螈和版纳鱼螈。

中文学名:蚓螈

拉丁学名:caecilian

别称:裸盲蛇

界:原生生物界

门:脊椎动物

纲:两栖纲

目:蚓螈目

科:蚓螈科

属:蚓螈属

种:蚓螈

分布区域:东南亚和南亚及西侧新几内亚岛,非洲东西两侧

简介

蚓螈,裸蛇目(蚓螈目〔Gymnophiona〕,前作无足目〔Apoda〕)约155种两生类的统称。穴居或於水中游泳,常隐伏,分布於西半球(从墨西哥至阿根廷北部)以及非洲、东南亚和塞舌尔(Seychelles)群岛。体长,四肢及腰带已退化。特徵为体表有许多体环,体长10∼150公分(约4∼60吋),直径最大为5公分(2吋)。颜色从黑到粉红棕色不等。眼小,隐於皮下乃至骨下。眼与鼻孔间有一化学感受触须。

雌雄外观相似,雄性具可插入雌性体内进行体内授精交配器。较原始的种类产卵後由雌性护卵,幼体孵出後能自由生活。其他种类亦产卵,但非直接发育。许多种类为胎生,母体输卵管向胚胎供应营养,小蚓螈发育成熟後出生。蚓螈生活在地下,以蠕虫和昆虫为食,而蛇又常以它们为食。

蚓螈也叫“裸盲蛇”。两栖纲蚓螈目一类动物的总称,是一种形似蚯蚓的两栖动物。拉丁文名_eryops[er-ee-ahps]名称含义,“拉长了的脸”。日间栖息在土壤中,在夜间才出来觅食。绝大多数的蚓螈,主要是在陆地上活动。它们与蚯蚓最大的不同处就在于它们有嘴巴用以进食,同时还拥有眼睛,虽然眼睛不是很发达。这种两栖类的存在一般人是很难察觉的。

大型蚓螈,多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会捕食小型蜥蜴。一般切碎的鱼虾肉或面包虫都可以接受。人工饲料也能够欣然接受,在食物供给上并不会有任何困难。至于雌雄的辨别一样也十分困难,雌蚓螈将卵在体内孵化并让幼体成长至一定长度才会产下。因此幼体产下后便能够脱离雌蚓螈独立谋生。

蚓螈目

蚓螈目gymnophiona即“无足目”。两栖动物中的一目。尾极短或无,无四肢和肢带,蚯蚓状。已知160余种,分隶7科30余属。广布于环球热带和亚热带湿热地区,尤以南美的种类最多(安的列斯群岛无);非洲东西两侧均有分布(塞舌尔群岛有6~7种,马达加斯加岛无);在亚太地区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及西新几内亚(西称伊里安)。大洋洲及欧洲无分布。中国现有2种,分布于广西和云南南部。体细长,有缢纹环绕,形成许多排环褶。每1环褶间有排列成行的腺体和真皮骨质小鳞,下陷在真皮层内,背面褶间小鳞多达千行,仅个别属无鳞。头侧有1可伸缩的“触突”,可能与嗅觉有关。眼小,无眼睑,眼隐于皮下或为薄的膜骨所覆盖。雄性泄殖腔壁能翻出成为交接器。体内受精。除1科为水栖外,其余都是穴居,栖息在各种淡水域附近的潮湿穴洞内。夜出觅食蚯蚓、白蚁等。卵生或卵胎生。孵出时,鳃裂没有封闭,水中生活一段时间后,鳃裂封闭,鳍褶消失,触突明显伸出,而完成变态。卵胎生的以胚期的齿刮取母体输卵管壁分泌的乳汁状物作为营养物质。在现生两栖类中仅蚓螈目有骨质小鳞,头部骨片间一般无大窝孔。前者是古老特征,后者与古两栖类中无大窝孔者相似。可能与壳椎亚纲的缺肢目或晚石炭世的弛顶螈(lysorophus)有渊源关系。石炭纪有可疑的化石;巴西发现古新世的一块躯椎确认为是蚓螈目的。中国仅有1种,即版纳鱼螈。是我国蚓螈目的唯一代表。

鱼螈科

鱼螈科Ichthyophiids

鱼螈科有2属36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鱼螈与吻蚓非常相似,有人将二者归为同一科,鱼螈也有很多类似吻蚓的原始特征,但是触突已经位于眼的前方等特征比吻蚓略微进步些。鱼螈科为卵生,雌螈用身体盘绕这些卵直到卵孵出。鱼螈科在我国有双带鱼螈和版纳鱼螈两种,其中版纳鱼螈曾经被认为就是双带鱼螈,后来才确认为独立的种,它们是无足目在我国的仅有代表。

形态特征

形态与结构体细长,体表周身有缢纹环绕,形成许多排环褶。每1环褶间有排列成行的长囊状大腺体和4~6行真皮骨质小鳞,下陷在真皮肤内,背面褶间小鳞多的达千行,仅个别属无鳞。头侧鼻与眼间有1可伸缩的“触突”,可能与嗅觉有关。眼小,无眼睑,眼隐于皮下或为薄的膜骨所覆盖。中耳仅有不发达的耳盖骨和耳柱骨,无咽鼓管、鼓室和鼓膜。舌较大形,有游离缘抵向内鼻孔。有上颌齿和与之平行的犁腭齿各1排,下颌有齿1~2排。头部背腹面的骨片均大而少,排列紧凑而坚实,一般无大窝孔。这种头骨类型虽与现生的有尾类,无尾类均不同,而骨片成分基本相同。坚固的头颅是适应穴居生活的一种性状。椎体双凹型,有残留脊索。肋骨较长。右肺发达,左肺退化。雄性泄殖腔壁能翻出成为交接器。体内受精。肛裂纵置或横置。

生活习性

除南美的盲游蚓科为水栖外,其余都是穴居,栖息在各种淡水域附近的潮湿穴洞内。夜出觅食蚯蚓、白蚁等。一般在大雨后容易见到。卵生或卵胎生。双带鱼螈在洞穴中产卵20~50余枚,以湿润的躯体盘绕这堆卵,直待卵孵出。在孵出时,3对细长羽状外鳃已萎缩,鳃裂没有封闭。幼体的极后段还有鳍褶,有侧线器官。在水中生活一段时间以后,鳃裂封闭,鳍褶消失,触突从小窝内可明显伸出,则示完成变态。卵胎生的以胚期的齿刮取母体输卵管壁分泌的乳汁状物作为营养物质。

起源与演化

在现生两栖类中仅蚓螈目有骨质小鳞,头部骨片间一般无大窝孔前者是古老特征,后者与古两栖类中无大窝孔者相似。有关本目的起源至今尚无定论,虽曾认为可能与壳椎亚纲的缺肢目或细螈目晚石炭纪的弛顶螈(Lysorophus)有渊源关系,但证据不足。蚓螈类发展历史悠久。石炭纪有可疑的化石;巴西发现古新世的一块躯椎确认为是蚓螈目的,定为无足蚓属(Apodops)。

版纳鱼螈

版纳鱼螈(Ichthyophisbannanica)Yunnancaecilian

生境:栖息于海拔200-600m,林木茂密的土山地区,喜居水草丛生的山溪和土地肥沃的田边池畔,营穴居生活。

捕食方式与食物:昼伏夜出。觅食蠕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识别特征与习性:体呈蠕虫状,乍看似蚯蚓,无四肢和尾,由于长期适应穴居,眼隐于皮下,眼鼻间有触突,体具环褶360个左右,体背棕黑,体侧具一黄色纵带纹。全长约380mm。

分类:两栖纲、无足目、鱼螈科。

分布:云南西双版纳、广西、广东的部份地区。

保护:云南省的省级保护动物。

墨西哥蚓螈

墨西哥蚓螈是完全的陆栖动物

墨西哥蚓螈是属于典型的蚓螈,日间都栖息在土壤中,在夜间才出来觅食。与绝大多数的蚓螈一样,主要是在陆地上活动。它们与蚯蚓最大的不同处就在于它们有嘴巴用以进食,同时还拥有眼睛,虽然眼睛不是很发达。这种两栖类的存在一般人是很难察觉的。 本种属于大型蚓螈,所以多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会捕食小型蜥蜴。一般切碎的鱼虾肉或面包虫都可以接受。人工饲料也能够欣然接受,在食物供给上并不会有任何困难。至于雌雄的辨别一样也十分困难,雌蚓螈将卵在体内孵化并让幼体成长至一定长度才会产下。因此幼体产下后便能够脱离雌蚓螈独立谋生。饲养这类特殊的两栖动物湿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必须保持一般两栖类同样的高湿度环境,就可以获致不错的养殖成果。

相关内容

非洲奇特蚓螈用自己身体喂养子女北京时间2008年6月5日,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科学家报告说,以母亲身体为食这种极端的喂养方式拥有极为悠久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亿年前。两年前,科学家在肯尼亚发现的类似蚯蚓的两栖动物——Boulengerulataitanus就是采用这种极端的喂养方式,这种蚓螈的母亲会用自己的皮肤喂养孩子。 此项研究是由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支研究小组进行的,马克·威尔金森(MarkWilkinson)博士担任小组负责人,其他成员包括亚历山大·库普菲尔(AlexanderKupfer)博士以及德国和巴西的同事。Boulengerulataitanus的皮肤外层含有与牛奶一样的营养物质,能够补充幼崽的脂肪,帮助它们健康成长。

Boulengerulataitanus的幼崽会用牙齿啃噬母亲的皮肤,通过这种方式,母亲在做出伟大牺牲的同时为孩子的一生创造一个最为理想的开始。实际上,由于这种两栖动物要经历脱皮阶段,这种极端的喂养方式似乎是一种聪明的做法,绝大多数皮肤可因此重新长出来。Boulengerulataitanus身长可达1英尺(约合30.48厘米),在用自己皮肤喂养幼崽时,身体不会受到伤害。

研究小组报告说,Boulengerulataitanus的南美远亲环管蚓也采取这种怪异的喂养方式。这一发现说明,用身体哺育幼崽可能是一种古老的喂养方式,生活在地下的很多蚓螈类动物可能采用同样的方式。经过研究,科学家得以确定Boulengerulataitanus和环管蚓的共同祖先何时出现,据估计,至少生活在1亿年前左右。在《生物学快报》杂志上,他们也同样报告了另一个此前被怀疑的现象,而且同样是被人类无法接受的。威尔金森说:“除了啃噬母亲的皮肤外,环管蚓还会喝掉从母亲下身流出的液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