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鸬 |
释义 | 鸬(lu),全称鸬鹚,水鸟的一种,羽毛黑色,嘴扁而长,尖端有钩。善捕鱼,渔人常用来捕鱼。亦称“鱼鹰”、“乌鬼”、“水老鸦”。鸬鹚俗称鱼鹰,属鸟纲鹈形目鸬鹚科,我国有5种,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中文学名:鸬鹚 别称:鱼鹰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鹈形目 科:鸬鹚科 种:鸬鹚 分布区域: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和邻近岛屿。 英文名:Phalacrocorax carbo 汉字信息英文名称:cormorant 繁体字:鸬 ㄌㄨˊ 部首:鸟,部外笔画:5,总笔画:10 ; 部外笔画:5,总笔画:16 五笔86&98:HNQG 仓颉:YSPYM 笔顺编号:2151335451 四角号码:272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E2C 动物简介鸬(lu),全称鸬鹚,水鸟的一种,羽毛黑色,嘴扁而长,尖端有钩。善捕鱼,渔人常用来捕鱼。亦称“鱼鹰”、“乌鬼”、“水老鸦”。鸬鹚俗称鱼鹰,属鸟纲鹈形目鸬鹚科,我国有5种,几乎遍布全国各地。青海湖为普通鸬鹚,全长80厘米,全身为带有紫色金属光泽的蓝黑色。 科属及分布鸬鹚总科(Phalacrocoracoidea)包括鸬鹚科(Phalacrocoracidae)。鸬鹚是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鸬鹚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的水域,在海洋和内陆均有分布,但以太平洋南部最丰富。鸬鹚有38种,我国有5种,北京可见2种。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是大型鸬鹚,分布极广泛,在南美洲和南极洲以外的各大陆水域都能见到,我国将其饲养作为捕鱼之用。黑颈鸬鹚P.niger是我国体型最小的鸬鹚,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我国仅见于云南极西部和西南部,是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脚鸬鹚P.gaimardi分布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及附近岛屿,是典型的海洋鸬鹚。秘鲁寒流使这一带海域成为渔产最丰富的海域,为红脚鸬鹚带来丰富的食物,使红脚鸬鹚种群非常繁盛,往往在繁殖的岛屿上形成肥沃的鸟粪土层。近年因为额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红脚鸬鹚栖息地的海洋温度升高,海洋鱼类数量下降显著,红脚鸬鹚的生存受到巨大威胁。 生态特点鸬鹚又称鱼鹰,体长可达100厘米,嘴呈锥状,硬且长,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羽毛有金属光泽,呈黑色。鸬鹚善于游泳,是鸟类中优秀的潜水明星,能够将脑袋扎在水里追踪猎物,但捕到猎物后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因此常被渔民驯养用于捕鱼。杜甫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诗中说的乌鬼就是鸬鹚。野生鸬鹚通常栖息于海边、湖滨等地,以鱼类为食,普通鸬鹚在捕食时常群体行动、或与其它鸟类结群,通过拍击水面的方式使鱼类集中,然后捕食。 鸬鹚种类繁多,在我国分布广泛。 形态特点鸬鹚是大型水鸟,体长为70一77厘米,体重1180-2200克。身体的羽毛为黑色,颈部缀有白色的细羽,并且闪烁着紫色的光泽,身体的其余部分则具有绿色的光泽。在繁殖期间,头顶和枕部各有一束铜绿色的冠羽,而且额部被有羽毛,肩羽和覆羽为铜绿色,另外两胁各具一个大的白斑,喉部和眼周的裸露皮肤呈暗红色。虹膜为绿色。嘴较为细长而稍微侧扁,嘴槽的两边如同镶嵌着两把利刃,锋利无比,呈黑褐色,脚短而粗,为黑色。黑色的尾羽共有12枚,呈圆形。冬季的羽色和夏羽基本相似,但头上没有羽冠,颈部也没有白色的细羽,嘴基和眼周裸露皮肤的红色较为暗淡而不明显。 鸬鹚嘴厚重,眼及嘴的周围欠缺羽毛,裸露的皮肤呈黄色,裸出部份的周围有幅宽广的白带。上背、肩羽为暗赤褐色,羽缘为黑色。生殖时期腰之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白斑。头部及上颈部份有白色丝状羽毛,后头部有一不很明显的羽冠。翼色314-340mm,尾长90-154 mm,候鸟。幼鸟体上面是暗褐色,体下是黑色,杂以白羽。眼绿色,嘴端褐色,下嘴基部灰白色,而裸区及喉暗红色,脚黑色。鸬鹚因捕鱼本领高超,快速潜泳在水中用尖端带钩的嘴捕捉鱼类,自古就被人们驯养用来捕鱼。在云南、广西、湖南等地,现在仍有人驯养鸬鹚捕鱼。在我国东南方的河川、湖沼和海滨,以往经常可看到狭长的小船上伫立着几只或十多人工训练过的鸬鹚(俗名鱼鹰、水老鸭),辛勤地劳动,帮助渔鱼捕鱼。渔民将小船划到鱼多处,船上一排排鸬鹚离船飞出,好像一只只野鸭,在水中游来游去,一会潜入水中,一会又浮上水面,当发现鱼时潜入1-3米,最深可潜水19米,时间最长可达70秒,可称得上鸟类中潜水冠军,用圆锥形带钓的嘴去捕捉那些价值低廉的小鱼,或者游泳能力不强的小鱼若遇到大鱼时,会二三只齐力完成,有的啄头,有的衔尾,把它连推带衔到船边,以使渔民立即用网捕捉。一只鸬鹚一年可捕鱼500千克以上。 鸬鹚捕食鸬鹚是鸟类中优秀的潜水明星。它们主要以小鱼和甲壳类动物为食。鸬鹚在捕猎的时候,脑袋扎在水里追踪猎物。鸬鹚的翅膀已经进化到可以帮助划水。因此,鸬鹚在海草丛生的水域主要用脚蹼游水,在清澈的水域或是沙底的的水域,鸬鹚就脚蹼和翅膀并用。在能见度低的水里,鸬鹚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时,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这样,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绝难逃脱。在昏暗的水下,鸬鹚一般看不清猎物。因此,它只有借助敏锐的听觉才能百发百中。 鸬鹚捕到猎物后一定要浮出水面吞咽。所以,在我国南方和印度的江河湖海中能见到渔民们驯养的鸬鹚在帮助渔民们捕鱼。渔民们放出鸬鹚之前,先在鸬鹚的脖子上套上一个皮圈,这样,就可以防止鸬鹚将捕获的猎物吞下肚子。鸬鹚捕到鱼后跳到渔民的船上,在渔民的帮助下将嘴里的鱼吐出来。鸬鹚很贪食,一昼夜它要吃掉3斤重的鱼。一条35公分长,半斤重的鱼它能一口吞下。 鸬鹚广泛分布与亚欧大陆及非洲大陆的江河湖海中。人们常见的是江河中的普通鸬鹚。其实,鸬鹚的种类也很丰富。它们虽然都属于鸬鹚,但是相貌和习性各有特色。生活在加拉帕哥斯群岛上的加拉帕哥斯鸬鹚和广泛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大鸬鹚都是十分有特色的品种。 生活习性单独或结群在水中捕鱼。趾间有蹼相连,善于游泳和潜水。饱食后在陆地或树上休息时,常伸展双翅在阳光下晾晒羽毛。在中国中部和北部繁殖,大群聚集青海湖。迁徙经中国中部,冬季至南方省份、海南岛及台湾越冬。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每年冬天有上万只鸬鹚越冬,部分鸟整年留在那里,其他地点罕见。世界上北美洲东部沿海、欧洲、俄罗斯南部、西伯利亚南部、非洲西北部及南部、中东、亚洲中部、印度、中国、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均有分布。部分鸟为季候鸟。 鸬鹚很少鸣叫,繁殖期发出带喉音的咕哝声,其他时候无声。但群栖时彼此间为争夺有利位置发生纠纷时会发出低沉的"咕、咕咕"的叫声。鸬鹚平时栖息于河川和湖沼中,也常低飞,掠过水面。飞时颈和脚均伸直。飞行姿态与雁类相似,常成群排成人字形飞行。性不甚畏人。 生活环境鸬鹚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和邻近岛屿,最北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海沿岸的符兰格尔岛和楚科奇海沿岸的楚科奇半岛经白令海峡到萨哈林岛、千岛群岛、日本和我国的辽东半岛一带,以及从北美洲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到下加利福尼亚。全世界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有指名亚种,繁殖于辽东半岛及其邻近岛屿,越冬和迁徙期间见于东北、华北、东南和华南沿海一带。 鸬鹚主要栖息于温带海洋中的近陆岛屿和沿海地带,也见于河口和海湾。常成群停息在露出海面的岩礁上和海岸悬崖中的突出部位,以及岩顶和峭壁间,有时多达数十只密集地站在一个小块的岩礁上。活动时多沿海面低空飞行,或在海岛附近海面游泳,并且频频地潜入水中觅食。有时也能见到少数个体在海岸附近的沼泽地带和水泡中活动。主要以各种鱼类为食,也吃虾和其他甲壳类海洋动物。觅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潜水,在水下追捕猎物。有时也常站在岩石上等候食饵的到来。休息的时候,如果受到干扰,就会急促飞起,并将胃内没有消化的鱼骨、鱼鳞等食物用一个黏液囊反吐出来,用来减轻体重,加快飞行,以便迅速逃避敌害。这时就会有成群的海鸥紧随而来,将这些食物残渣一一取食,进行"废物利用"。 鸬鹚大多数为留鸟,终年在繁殖地附近活动,也有少数在北方繁殖的种群需要飞往南部温暖的海域越冬。迁徙的时间常随气温的变化而定,通常在北方冰雪刚刚开始融化后不久即到达繁殖地,秋季在水面部分结冰之后才往南迁徙。鸬鹚在我国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曾经较为普遍和常见,但由于人类的干扰、环境条件的恶化,种群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根据1992年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在我国境内仅见到246只。 生殖繁育产卵期雌鸟每年正月到八月之间产卵。在岩崖或高树上繁殖。造巢的材料粗糙,用树枝、鱼骨头、海藻和杂草做成,里面铺有细草,是一种有棱有角的六边形的“房子”,端端正正。营巢后,17-21天开始产卵,每窝产卵5-6个,卵重约54克。雌雄成鸟轮换孵卵,1个月左右可孵出雏鸟。双亲一起哺育雏鸟,它们捕食回巢后站在雏旁张开大嘴,雏鸟将嘴伸入亲鸟喉部衔出未消化完的食物。该鸟在人工驯养条件下能正常产卵,每年初夏进入繁殖期,每只雌鸟可产卵6-20枚,其繁殖生态与家鹅相似。 鸬鹚营巢于海岛和海岸的悬崖岩石上和断壁,常成群在一起营巢,群的大小有几对、数十对、甚至成百上千对的,有时也有零星的单对,较为分散,有时和其他鸟类混合在一起营巢繁殖。繁殖期为4一7月份,靠近北方的地区繁殖开始比较晚。在辽东半岛,6月初已经能看见雏鸟孵化出来,而在此时堪察加半岛上的种群才刚刚开始产卵。 卵特点它的巢由枯干的水生植物和海草构成,形状呈皿形,每窝通常产卵3一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大小57×36毫米。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和蓝色,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孵化期为26天。雏鸟由亲 喂养方法鸟喂养,每当亲鸟觅食归来,便张开大口,让雏鸟将嘴伸进去,从亲鸟特别伸长的食道里吸取半消化的食物。幼鸟大多在6月末至7月初就可以离巢出飞,但在北方也有迟至8月末至9月初的。 鸬鹚时常仗着它们高超的水性,潜到水中去追捕鱼类。由于鸬鹚有着发达的喉囊可暂时贮存刚捕获的鱼;因此在中国大陆南方的渔民,常常在船上饲养着一群鸬鹚,在它们的颈部系上一条绳子后驱使它们到水中捕鱼,等到它们捉到了鱼回到船上,再将鱼由它们的喉囊之中取出来;这种奇特的捕鱼方式,对渔民来说是既轻松又方便。 利用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方,渔民们经常饲养鸬鹚,并用它来捕鱼。捕鱼之前,渔民们先把驯养好的鸬鹚放在竹排上,每个竹排大约十几只,每只鸬鹚的颈部都绑着松紧和适的麻环,用来防止鸬鹚吃掉捕到的鱼。当竹排划到河中心以后,主人发出了轰赶的命令,鸬鹚纷纷潜入水中,搜寻着水中的鱼。它们时儿潜入水中,时儿露出水面,平静的水面顿时被数十只鸬鹚搅得沸沸扬扬。鸬鹚捕鱼后,先贮藏在喉囊中,并向竹排游去,渔民用网把它们捞起,用手先按住喉囊,把囊内的鱼逐条转个方向,再顺着鱼鳍的方向把鱼挤出来,这样可防止鱼鳍损伤鸬鹚的喉囊。鸬鹚喜欢集群生活,捕鱼时也能相互合作。当遇到大鱼时,一伙鸬鹚合力围攻,有的啄伤大鱼的眼,有的咬住大鱼的头,有的咬住大鱼的鳍或尾,齐心合力把大鱼拖到竹排边。 科研在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中,有一个佛南狄那岛,那里生活着一种不会飞的鸬鹚,这种鸬鹚名叫加拉帕戈斯鸬鹚。它们相貌奇特,褐色的羽毛呈绒状,脚和爪大而有力,又长又大的钩型嘴巴可以转过来放到背上,翅膀很小,不能飞翔。 科学家考证,加拉帕戈斯鸬鹚的翅膀原来也很发达,也是善于飞翔的鸟。大约在几十万年到100万年以前,它们的祖先随着西行的南赤道海流,来到了佛南狄那岛。那里食物丰富,它们就定居下来,由于不再需要飞行就能够得到食物,翅膀逐渐退化,多少万年的演化结果,就使加拉帕戈斯鸬鹚丧失了飞翔能力。加拉帕戈斯鸬鹚世代居住在方圆1.6~3.2千米的范围里,就地捕食鳗鱼、章鱼和各种小鱼为食,从不远行,日子过得既安乐又舒服。每天,加拉帕戈斯鸬鹚都要在岸边静静地呆上几个小时,它们旁若无人地打着盹儿,偶尔睁开眼睛,向四周看一看,或者换一个姿势,继续打盹儿。关于加拉帕戈斯鸬鹚,目前还有个谜没有解开,它们那里虽然没有很多的自然敌害,也没有人类的威胁,可是数量却一直很少。这个问题,还有待于人类的进一步探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