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秭归花鼓舞
释义

秭归花鼓舞俗称“打花鼓”、“花鼓灯”,原属灯舞类,产生于明代。春节闹花灯活动中穿插着与“狮子”、“龙灯”、“彩莲船”一 起表演(也有踩着高跷打花鼓),但也适于平时单独表演,广泛活跃于庆贺新婚、生伢打喜、老人祝寿、起屋上梁、乔迁新居等祝贺堂会活动。秭归花鼓舞在演出中有一定的程序,特别是堂会,有引子(开场锣鼓)、起板(胡琴配轻击乐)、科白(倾口溜,类似其他曲种的定场诗)、独唱(挑逗性对白或对唱)、高潮(唱腔的正段子)、 结尾。

基本介绍

所属地区: 湖北 · 宜昌 · 秭归县

文化遗产名称:秭归花鼓舞

遗产编号:Ⅲ-21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秭归县

遗产级别: 省

表演形式

秭归花鼓舞并不要鼓,系由锣鼓伴奏、乐队伴唱的舞蹈。演员不化妆,由四人击乐(小鼓、阴锣、大钵、马锣)伴奏,谓之“长伴上”,有时也参与领唱、伴唱。以一旦一丑扮夫妻或情人表演的最为常见,男丑女旦,称“二人花鼓”,也有四人、六人、八人对舞的,称四人、六人、八人花鼓,中途可以随时进人和退出角色。通常是男对男、女对女,男女互对则称为“风夹雪”。地花鼓表演风趣,丑角戴高尖帽(近似巴人头盔),身着大袖多纽扣对襟镶边上衣,脚蹬偏耳草鞋(亦称编耳),脸谱彩画成小丑,手摇描花折扇先出场,与锣鼓班子或观众答白,有固定的台词,有即兴应对,插科打诨,诙谐、大方而偶带滑稽,然后请出旦角。旦角头戴青丝帕垂背齐腰肢,身着八幅罗裙,脚穿绣花梭尖鞋,左手抖绢,右手团扇,表演含蓄、柔软而略带羞涩。表演者对舞而歌,多人伴唱,依据歌词逼真地模拟动作。

历史渊源

秭归花鼓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被列入宜昌市“七鼓一曲”,1981年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1998年由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编入《湖北省民间舞蹈集成卷》。

秭归花鼓舞,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楚辞》中所描述的“踏步转身,侧腰向前和折腰应两袖,顿足转双中”,就是秭归花鼓舞的基本舞蹈语汇。

艺术发展

秭归民间打花鼓子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今仍流传民间。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家乡三闾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个古老的舞种“三闾花鼓子”,该舞由旦角、丑角两人表演,多人击乐。其表现形式别具一格:表演者手持折扇和红色手帕,身着亮丽的服饰和独具特色的精美头饰,旦交脚穿绣花鞋、,丑角脚穿麻布草鞋,边歌边舞,间插道白。每逢五月初五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时,他们就在屈原庙前举行花灯盛会,表演土色土香的花鼓子,自后每逢佳节,或遇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新居落成、老人祝寿时,均有百姓自发组织的花灯班子在城镇乡村、稻场、堂屋等地进行表演。

新的《秭归花鼓舞》是由传统的花鼓子发展而来,主要以建东花鼓、三闾花鼓子、跳花鼓等为核心,以花鼓的“大锣腔”长唱腔为基调,以小锣腔、端阳腔、信阳腔等曲牌和锣鼓点子为主体音乐,以蹶子绕花步,一路顺风、丹凤朝阳、龙灯步等花鼓的特色动作为主体舞蹈语汇,以潇洒大方、妙趣横生、脉脉含情、逗恋不舍、风趣诙谐的舞姿为舞蹈的基本内核,在表现形式上,右手持扇,左手握绢,双人对跳。情绪喜庆热烈、欢快。

基本特征

(一)结构形式:两人(一旦一丑)或多对组合进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演员边唱边说边跳,乐队时而进行帮腔,运用红绸和花扇作道具。

(二)音乐组成:节拍上四分之二拍为主,旋律上运用五声音阶,在调试上以羽调式和微调式为主,音程级进很少大跳,整个音乐节奏明快,情趣活跃,旋律流畅,通俗优美,在打击乐上流水、稞子、长板、短板等点子组成。

(三)舞蹈动作:由整装、一路顺风、绣花、扑蝶、麟凤翻身鹞、双逗、三步半、十字步、丹凤朝阳等组成,其绕扇、摇头晃脑、旋转、双逗、跳钩等动作,轻快活跃,风趣诙谐,富有浓郁地方特色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