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铛铛
释义

乐器简介

铛铛,又称铛子。蒙古、藏、汉等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佛教、道教寺院中。

铛铛属打击乐器。

乐器历史

历史悠久,建于唐代的福建泉州开元寺大殿上,已有敲击铛铛的伎乐木刻飞天。明代宣德三年(1428年)刻《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插图中也有铛铛,它与轧筝、琵琶等乐器组成了一个十几人的佛教乐队。

乐器结构

由小锣和木架组成。铛体铜制,圆形,铛面平坦无脐,直径15厘米,铛边较宽,边上钻有三、四个小孔,在长立柱上置一横木,旋制而成。小锣用绳悬系于木架上。铛架高45厘米~50厘米,其立柱和横梁均为圆柱体,表面都车旋出环状条纹,外观庄重、古朴。

演奏方式

演奏时,左手持铛架的下端,使铛面斜置胸前,右手执长16厘米的木制铛棰敲击,有的棰头用玉石制作。音色清脆。铛铛用于佛教、道教音乐中,也用于河北吹歌等北方鼓吹乐合奏。 河北省定县子位村吹歌会所用铛铛,面径15厘米、背口边径15.9厘米,发音 e1,演奏中只击板,即一板一击,催板时才一拍一击。

“铛铛”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6次
最近更新:2009-12-30
创建者:阿冷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