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基本资料

【睢】拼音 suī 繁体:睢。笔画13 部首 目 部首笔画 5

五笔编码 hwyg 区位码 7801 五行:金 字义吉凶:吉

笔顺:竖横折横横横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解释:1 睢县,在河南。

2 睢宁县,江苏徐州。

3 姓

“睢”与“雎” 睢字从目,读sui,齐庄公时有睢休相。睢,地名,今河南商丘,以居地为姓。元扬州睢景臣有《高祖还乡》散曲,闻名于世。雎字从且,读Ju,明洪武年间有御史雎稼,为雎姓闻人。今扬州二姓均有,且皆属冷僻姓氏,常为人们读错或写错。

我国还有一个稀少的姓氏就是“睢”姓,读音为sui,《中国姓氏起源》一书中说:“睢,东周战国时,赵国有大夫因功封于睢邑(今河南省睢县),子孙遂定居其地,以食采之地名命姓,乃成睢姓。见《通志·氏族略》”。(《中国姓氏起源》,史国强菩第404页)这是典型的以居住地的地名,做为本族的姓氏的例子。睢姓现在仍然存在,分布河南商丘,四川遂宁,江苏徐州,山东菏泽,山西大同等地区,在宋朝、明朝都有名人。

《康熙字典》记载

《午集中》《目字部》 ·睢

《唐韵》许惟切《集韵》呼维切,音倠。《说文》仰目也。《声类》大视也。《前汉·五行志》万众睢睢,惊怪连日。《注》仰目视貌。又睢盱,详盱字注。 又恣睢,恣意怒视也。《史记·伯夷传》暴戾恣睢。《注》睢,仰目怒貌。又《礼书》暴慢恣睢。《注》恣睢,犹毁訾也。《後汉·崔駰传》羿浞狂以恣睢。《注》自用之貌。又《韵会小补》睢音虽。 又《广韵》许规切《集韵》《韵会》翾规切《正韵》翾圭切音。又《广韵》香季切《集韵》《韵会》《正韵》香萃切,倠去声。义同。 又《集韵》翾畦切,音近醯。睢睢,元气貌。 又《广韵》息遗切《集韵》《韵会》《正韵》宣佳切,音绥。水名。在梁郡,受汴入泗。或作濉。《左传·成十五年》出舍于睢上。 又睢阳、睢陵,县名。又睢州,今属归德府。 又姓。赵大夫食采于睢邑,因以为氏。明有睢稼,洪武初请立卧。 又《字汇补》曰唯切,音伟。星名。《史记·天官书》岁星与翼轸,晨出曰天睢。 《集韵》或作眭。 《说文》从目隹声。与隹部从且不同。

详细字义

huī 形声。字从目,从隹,隹亦声。“隹”指“(鸟头)尖锐”。“目”指目光。“目”与“隹”联合起来表示“目光尖锐”。本义:目光尖锐。

〈形〉

(1) 仰视的样子 [looking-upward]

睢,仰目也,从目,隹声。——《说文》

暴戾恣睢。——《史记·伯夷传》

万众睢睢。——《汉书·五行志》

(2) 又如:睢盱(睁眼仰视的样子);睢睢(仰视的样子)

基本词义

suī

〈动〉

(形声。从目,隹( zhuī)声。本义:仰视) 同本义 [stare at]

睢,仰目也。——《说文》

暴戾恣睢。——《史记·伯夷传》。正义:“仰白目怒貌也。”

万众睢睢。——《汉书·五行志》。注:“仰目视貌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