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礞石滚痰丸 |
释义 | 中成药药物说明【拼音名】Mengshi Guntan Wan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631 【处方】青礞石 (煅)40g 沉香20g 黄芩320g 熟大黄320g 【制法】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黄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 【功能】降火逐痰。 【主治】用于实热顽痰证。发为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胸腕痞闷,或眩晕耳鸣,或不寐,或奇怪之梦,或咳喘痰稠,大便秘结。舌苔老黄而厚,脉滑数而有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12g,一日1 次。 【注意】孕妇忌服。 【贮藏】密闭,防潮。 治疗癫痫的疗效礞石滚痰丸治疗痫狂症状疗效有待观察,部分癫痫患者亦服用此药,但此药只有四味中药材制作而成,现代的工业化生产又使以往的疗效大打折扣。 癫痫患者可以服用礞石滚痰散,该药由十几味中药制取获得,对于痫狂症有较好的疗效,对癫痫病的治疗也有很理想的效果。但该药现在由于配方的不公开导致尚未工业化生产,纯中药治疗癫痫要比西药的副作用小,且治愈后不易复发。 鉴别与检查【鉴别】 (1)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纤维管胞壁略厚,有具缘纹孔,纹孔口人字形或十字形。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类长方形或不规则块片淡黄棕色。 (2) 取本品0.5g,研细,加甲醇20ml,浸渍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药方【药物组成】明天麻1两(煨),天竺黄5钱(取嫩),雄黄3钱,礞石5钱(煨),胆星1两,巴霜4钱,白附子6钱(泡),生甘草3钱(去皮),全蝎5钱(去毒),防风3钱,麝香2分。 【处方来源】《幼科金针》卷上。 【方剂主治】痰喘。 【制备方法】上为末,用竹沥1钟拌和,再研极细,入瓷瓶内,陈年许。 【用法用量】量情而用。 详细介绍礞石滚痰丸一方,出自元代医家王隐君所著《泰定养生主论》。隐君名,字均章、君璋,号中阳,又号逸人、洞虚子,今江苏常熟人。其早年被征召为官,中年后回到故乡,隐居于虞山,善岐黄之道,远近闻名,求治者众,时称“王隐君”。 隐君认为,痰可由先天遗传而来,称为“禀赋痰证”;也可由后天因素,如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引发;或由其他病理变化影响转化而成。总之,“髓、脑、涕、唾、液、精、津、气、血,同出一源,而随机感应,故凝之则为败痰。”体内一旦有痰生成,可导致周身多种病变。“痰生百病”,特别是“痰生怪病”的说法,实倡导于隐君。在痰证的治疗上,主张因痰而致病者,先调其病,后逐其痰;但对实热老痰和顽痰怪症,则力主攻逐。隐君认为,痰是病之标,又可成为病之本,痰不去则病不除,故创制“滚痰丸”,专治实热老痰及顽痰。“滚痰”者,旨在治病求本,斩草除根。 此方由酒蒸大黄、黄芩、青礞石(与焰硝同煅)及沉香四味药组成。大黄、黄芩皆苦寒之品,既以清热,又具荡涤之功。沉香行气,取“人之气道贵乎顺,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之意。青礞石质坚而重,经火硝煅后,尤能攻逐陈积伏匿之痰。从原方剂量看,大黄、黄芩各八两,礞石一两,沉香五钱,可知其意在泻火逐痰,适用于热痰胶结所致的诸般病证,组方合理,用药简洁,洵为治痰名方。 方中青礞石的炮制方法极为特殊,以“礞石一两捶碎,用焰硝一两,放入小砂罐内盖之,铁线缚定,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本草纲目》将本方收录于“礞石”条附方下,记载了“礞石、焰硝各二两,煅过研飞晒干”的炮制方法,并对这一制法的深刻含义进行了阐述。时珍云:“礞石气平味咸,其性下行,阴也沉也,乃厥阴之药。肝经风木太过,来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成痰,壅塞中上二焦,变生风热诸病,故以此药重坠。制以硝石,其性疏快,使木平气下,而痰积通利,诸症自除”;“硝石属火,味辛带苦微咸,而气大温,其性升上,水中之火也。故能破积散坚,治诸热病,升散三焦火郁,调和脏虚寒……煅制礞石,则除积滞痰饮……礞石之性寒而下,硝石之性暖而上。一升一降,一阴一阳,此制方之妙也。” 滚痰丸立法准确,组方严谨,疗效显著,故为后世许多医家所推崇,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对一些疑难怪病有奇效。如已故中医名家何绍奇曾讲:“用此丸治疗肺炎,早期与麻杏石甘汤同用,中晚期与竹叶石膏汤同用,可使发热顿挫,咯喘减轻,促进炎灶吸收。亦用以治疗某些“怪病”。如一人自诉舌冷如冰,屡用温热药无效;另一人自诉额头发热,如火烧汤灼,叠进寒凉无效;―人舌根发麻,用息风化痰药无效;一小孩抽搐、烦躁、秽语,用西药镇静剂无效,皆用此药在一、二周内治愈。又常用此丸治疗用半夏厚朴汤治之无效的梅核气患者,盖半夏厚朴汤本为湿痰、郁痰而设,此为痰火,故非此清火涤痰之剂不可建功。亦可用于打鼾、睡中挫牙……此外,尚可用于肝阳上亢之高血压病,肝火挟痰所致之头痛,痰火所致之失眠或多寐、癫痫、眩晕、瘰疬、痰核等多种疾病。”痰之为病,随气升降,致病广泛,变化多端。因此,临床运用滚痰丸时一定要抓住“痰热胶结”这一根本病机,见舌红,舌苔垢腻而厚,脉滑数有力者,尽可用之。然本方毕竟是苦寒攻逐之剂,须中病即止,不可多服,更不可常服,对于身体虚弱者,亦当慎用。 隐君尝云:“余尝用一药,以愈诸痰,不可胜数矣。”明代张景岳曾对此提出过批评,其云:“善治痰者,唯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然则治此者可不辨其虚实而欲一药攻之,如王隐君所论内外百病皆生于痰,悉用滚痰丸之类?其亦但知目前之利而不知日后之害哉。”景岳此言确为明达之论,但正如何梦瑶《医碥》所云:“痰,标也;所以致痰者,本也。治病固当求本,然须看痰势缓急,缓则治本固也。若痰势盛急,度难行散,非攻无由去者,虚人可标本并治,攻补兼施。若势甚紧急,则虽虚人亦当先攻后补,如中风之用三生饮、控涎丹是也。当此咽喉闭塞之时,不吐去其痰,立即堵塞而死矣。昧者乃畏其虚而不敢用,独不畏其死耶。夫人之虚,莫虚于中风者矣,犹必先攻后补,乃于寻常虚人,反畏之耶?”何况顽痰“停积既久,如沟渠壅遏,瘀浊臭秽,无所不有,若不疏通,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使之清,决无是理”。痰病既多而变化颇繁,痰火尤多急证,何氏之言,确为有阅历者。当然以滚痰丸一方而通治诸痰,则是欠妥的,虚实须分,寒热当断,虚痰、寒痰、湿痰、燥痰等,即非其所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