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禅衣 |
释义 | 禅衣为缪写,正常写作“襌衣”。偏旁应为衤而非礻。华夏体系中深衣制的一种。无衬里的单层衣称为禅衣。《说文》:“禅,衣不重也。”《释名·释衣服》:“禅衣,言无里也。”禅衣一般是夏衣,质料为布帛或为薄丝绸。 "与深衣大伺小异或名异实同者为禅衣,《方言》第四“襌衣”条目:“襌衣,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襟;关之东西,谓之襌衣;古谓之深衣。”此名异实同者。《急就篇》曰:“襌衣,似深衣而褒大,亦以其无里,故呼为襌衣。”此大同小异者。(汉书·江充传》云:“充衣纱縠禅衣,曲裾后垂交输……”张晏曰:“曲裾者,大衣也,后垂腹带半之也。”亦可想像其制。禅衣,在《礼记·中庸》为絅,如“衣锦尚絅”,《诗经·郑风》絅作褧,如“衣锦褧衣”,《说文》见于褧字解。注疏家皆训作衣裳相连而无里之禅衣,絅褧通用,皆有光明之义。因贵族禅衣,冬以锦或纱为之,自然灿烂光华,明阳美丽。禅衣又有曲裾直裾之别。"(参考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以著名的马王堆“素纱襌衣”为例:时间为西汉,交领右衽,直裾式,中等宽度袖。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9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重48克(不到一两),薄如蝉翼,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为国内所仅有。 图: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