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禅外阅世 |
释义 | 《禅外阅世》是丰子恺先生用禅意去感悟人生心得的散文集,全书分为艺韵书香、如烟往事、人生如梦、心与物游等五部分,收录了丰子恺先生的一些人生随笔。 作者:丰子恺著 ISBN:10位[7561341792]13位[9787561341797]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1 定价:¥29.80元 内容提要无常之恸,大概是宗教启信的出发点吧。一切慷慨的,忍苦的,慈悲伯,舍身的,宗教的行为,皆建筑在这一点心上。故佛教的要旨,被包括在这个十六字偈内:“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编辑推荐因为他喜欢春天,所以紧紧地换着他,至少不让她从他的笔底下溜过去。在春天里,他要开辟他的艺术的国土,最宜于艺术的国土,物中有杨柳和燕子,人中便有儿童和女子。所以他自然而然地将他们收入笔端了。 ——朱自清 他在各地发表的散文,能找到的我全读子。阅读时我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感到亲切的喜悦,他写得十分朴素、非常真诚,他的悲欢、他的幸与不幸紧紧地抓住我的心。 ——巴金 一个人须得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子恺从顶至踵,浑重都是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谈笔貌,待人接物,无一不是艺术的,无一不是至爱深情的流露。 ——朱光潜 清幽玄妙,细腻深沉,富有哲学味。 ——郁达夫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俞平伯 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父亲为清末举人,祖母性格豪爽,爱好文艺。十六岁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中国近代文艺先驱李叔同。二十三岁游学日本,学西画与音乐。二十七岁与匡互生等人创办立达学园于上海。一九四九年后曾任上海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美术史方面的著述有《西洋美术史》、《绘画概说》、《绘画与文学》、《西洋名画巡礼》、《西洋建筑讲话》、《西洋画派十二讲》等。丰尝谓:“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又谓:“在每一幅静物画中显示着一个具足的小天地。”“在一草一木中窥全自然,在个体中感到全体”,“一粒沙里看世界,一朵野花里看见天国”,正乃其“心灵”之终极追求。 目录序言禅意人生 第一篇艺韵书香 读书 我的苦学经验 艺术三昧 学画回忆 两个“?” 旧话 颜面 甘美的回味 二重生活 无常之恸 自然 英语教授我观 七巧板 第二篇如烟往事 家 忆儿时 我的母亲 忆弟 作父亲 儿女 给我的孩子们 从孩子得到的启示 梦痕 南颖访问记 作客者言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美与同情 生机 第三篇人生如梦 美术与人生 图画与人生 青年与自然 暂时脱离尘世 实行的悲哀 艺术的效果 渐 秋 闲 晨梦 剪网 阿难 陋巷 大账簿 第四篇心与物游 钱江看潮记 桂林的山 庐山游记 黄山印象 不肯去观音院 赤栏桥外柳千条 半篇莫干山游记 湖畔夜饮 山中避雨 西湖船 清晨 放生 第五篇偶寄闲情 吃瓜子 吃酒 故乡 惜春 蜜蜂 杨柳 初冬浴日漫感 四轩柱 口中剿匪记 旧上海 伯豪之死 癞六伯 王囡囡 歪鲈婆阿三 敬礼 肉腿 素食以后 春 书摘忆儿时 一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仁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默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吵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囡囡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要吃的原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