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祠祭
释义

祠祭祭祀。《战国策·赵策二》:“先王弃羣臣,寡人年少,奉祠祭之日浅,私心固窃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和帝阴皇后》:“ 朱 及二子 奉 毅 与后弟 轶 、 辅 、 敞 辞语相连及,以为祠祭祝诅,大逆无道。”《新唐书·王璵传》:“ 玄宗 在位久,推崇 老子 道,好神仙事,广脩祠祭。”

几乎每一个家族在每一个居住点都有一个祠庙(祠堂),供奉着家族内历代先人的神主牌。族内有子嗣的人上寿后逝世的(古称上50岁为上寿),其神主牌可进祠堂供奉。至于无子嗣者逝世的,祠堂内则另设“无嗣栏”供奉其神主牌。祠祭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集体祭祀,集体祭祀又有几种情况。其一是在每年的元宵节或规定时间,由族长或族内长辈主持祭祖仪式,全族人均要参加,仪式隆重,有的在祭后还演戏以使气氛更为浓烈。其二是遇有族内重大事件,或是与外族间的纠纷,或是族内出现“不肖”子孙需加以处置,都要开祠堂门祭拜祖先,趁此召集族人议决处置。另一种是个别祭祀,个别祭祀又有几种情况,其一是当年或去年生了男孩子的人家,则于元宵节以三牲祭告祖先,祈求保佑,二是外出做官、发财的子孙,回乡也要祭祀祖宗。旧时,凡是中了“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的,皇帝都要给假,让他返乡拜祖,这种习俗在辛亥革命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也就消失了。近年来不少华侨在国外发迹,也都先后返乡祭祖。祖籍福州郭宅村的郭鹤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现在是新加坡“天王级”实业家,人称世界糖王和旅游业之王,1986年10月16日,他63岁时,遵从其母郑格如的叮嘱,首次回福州郭宅村祠堂祭拜祖先。美籍华裔陈昌瑞(陈韬)博士,于1990年3月回福州胪雷村陈氏祠堂祭拜祖先。1989年11月10日,林浦村接待来自日本琉球的林姓会返乡拜祖代表团一行8人。原来林浦村有个林僖,在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随闽人36姓舟工,被明廷赐给琉球国贡使,以后就定居在冲绳县那霸市繁衍生息,至今已600余年,他们仍没忘记祖先,组织起林姓恳亲会,派代表回林浦村林氏宗祠虔诚祭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8: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