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燧鲷科
释义

基本信息

科 名: Trachichthyidae 燧鲷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徵: 具眶蝶骨,腹鳍 1硬棘,软条 6-7;背鳍硬棘3-8,软条10-19;臀鳍硬棘 2-3 ,软条8-12。腹部鳞具鳞脊。种间的鳞差异颇大,部分种类具有发光器,最大可长至55cm

其 他: 全世界共有8属44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3属3种。此科的鱼分布深度由100m-1500m。在某些地区(如澳洲)此科的其中一种具有相当的鱼类资源,为重要的渔获对象,一次捕获量甚至达到数百公吨,但在台湾地区目前仅捕获到体型较小的种类,对于其鱼类资源仍有待开发

科 名: Synaphobranchidae 合鳃鳗科

分类:金眼鲷目

生态:深海中型底层。

生物特征

燧鲷科鱼类的外形属侧扁形,且鱼体侧面略呈椭圆状,头部比较大,约占身体的三分之一,具大型之黏液腔。吻部短小而圆钝;口位于前端,属「端位」或「前位口」,口大并且由前端往後下方斜裂。燧鲷的眼睛算是中大型,由于大眼与斜裂的口形,让燧鲷看起颇为凶恶。体被鳞片有圆鳞或栉鳞,与其他部分的鳞片比起来,侧线鳞片或多或少扩大,而在鱼体腹部有明显的稜鳞或稜突。

燧鲷科鱼类的背鳍具硬棘,与後面的软条是相连的,并无明显之缺刻口,背鳍的硬棘有3-8条,软条则有10-19条。臀鳍有2-3条硬棘,软条有8-12条,胸鳍属于中大型,位置偏下侧方。鳍有一条硬棘,而有软条6-7条,尾鳍是属叉形,尾鳍基部的上下侧都具有数枚的棘状鳞。

种类分布

燧鲷科鱼类分布的地理位置颇广,全世界三大洋都可看到它的踪迹,属深海中型底层鱼类,体长最大可达到五十五公分左右,有些种类还具有发光器。全世界发现的燧鲷共有33种左右,而在台湾海域出现的仅有6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