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我国古代取火的工具称为“燧”,有金燧、木燧之分。金燧取火于日,木燧取火于木。根据我国古籍的记载,古时常用“夫燧”、“阳燧”(实际上是一种凹面镜,因用金属制成,所以统称为“金燧”)来取火。《周礼·秋官司寇》中就有“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于日”的记载。《庄子》中写道:“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

suì

名词词性

<名>

(会意。从火,遂声。本义:古代取火器)

同本义 [flint]

意义出处

燧,塞上亭守烽火者。——《说文》

燧,以取火于日。——《玉篇》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钻燧取火。——《论语·阳货》

命夙驾载燧。——《左传·文公十年》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人类的出现》

幽王为熢燧。——《史记·周本纪》。正义:“炬火也。”

又如:燧(铜)镜(古代用以向日取火)

火炬之类 [torch]

前驱举燧,后乘抗旌。——曹植《应诏诗》

烽火台 [beacon tower]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告警叫“烽”,夜间举火告警叫“燧” [beacon fire]

幽王欲悦之,数为举燧火。——《后汉书·孽嬖传》

有寇则燃火,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燔燧,夜则举烽。——《后汉书·光武纪》注

又如:燧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燧堡(烽火台)。后泛指报警的烽火,不分昼夜

与城上烽燧相望。——《墨子·号令》

守望烽燧的基本组织 [beacon group]。燧是最基本的组织,专司本烽燧的守望职责,设燧长,其秩位相当于亭长

suì

动词词性

<动>

燃 [burn]

意义出处

燧松明而识浅,散星宿于亭皋。——宋·苏轼《中山松胶赋一首》

燧人氏

Suìrénshì

[Suirenshi] 中国古代传说钻木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燧石

suìshí

[flint;chert] 一种矿石,黄褐色或黑色,质地坚硬。古代用来取火,现代工业中用做研磨材料等

suì

ㄙㄨㄟˋ

上古取火的器具:~石。~人氏(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

古代告警的烽火:烽~。

郑码:UOUG,U:71E7,GBK:ECDD,五笔:OUEP,

笔画数:16,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431353334454

古代释义

王充的《论衡·乱龙篇》中明确指出:“今使道之家,铸阳燧取飞火于日。”古时人们在行军或打猎时,总是随身带有取火器,《礼记》中就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记载,表明晴天时用金燧取火,阴天时用木燧钻木取火。阳燧取火是人类利用光学仪器会聚太阳能的一个先驱。

木燧:

即钻木取火。相传,远古人民"茹毛饮血",还不知道取火进行熟食。有一个叫燧人氏的人,见大鸟啄木出火(也有说看到森林自行起火),认为木中藏火,于是"几经攻治,几番试验",才创造出人工钻木取火的法子,人类才有了自己取的第一把火。此法后世一直沿袭,曾经历了数千年之久。这一古老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步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周代,钻木取火之法已经大行。古代所钻之木,一年之中,根据不同季节,还要随时改变。因为,古人认为:只有根据木的颜色,与四时相配,才能得火,反之则不能得火。也就是说,每逢换季之时,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当时仍行钻木取火,但取消过了"更火"这一风俗,不实行改木。

到了唐代,钻木取火之法,更加广泛流行。唐杜甫《清明诗》:"旅雁上云归此塞,家人钻火用青枫。"青枫是枫木,用于春日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举行隆重的赐火仪式,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大臣的宠爱。

金燧:

金燧,即向太阳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种用具。它是用金属制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先放置艾、绒之类,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另外,《考工记》记载了用金锡为镜,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见,我国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学原理取火的技术了。

汉代,仍用金燧取火。当时也叫阳燧。即用铜镜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烧。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实际上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镜。如果我们拿这玻璃镜,向着太阳,镜也会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顷刻间即可得火。古代没有玻璃,故用金镜。现代的太阳灶就是从这一道理发展而来的。过去古人出门,身边都带着燧。因为那时的燧为尖顶杯,体积很小,都佩带腰间以备用。但以阳燧取火,有个不足之处,就是天阴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故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内佩木燧"。这样,有太阳就以金燧取火,没有太阳则以木燧取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