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牦 |
释义 | 牦【máo】ㄇㄠˊ 基本信息 部首:牜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五笔86:TRTN 五笔98:CEN 仓颉:HQHQU 郑码:MBMH 笔顺编号:31213115 四角号码:2251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7266 笔顺读写:撇横竖横撇横横折 基本字义 〔~牛〕一种牛,全身有长毛,腿短。中国青藏高原地区出产,当地人民用来拉犁和驮运货物。肉和乳都可食用。 详细字义 (1)牦、氂máo (2)(会意。从牦(máo)省,从毛。牦,牛名。本义:牦牛尾) 常用词组 1. 牦牛máoniú [yak] 产于西藏的一种大型的野牛或家畜牛;在其背部有短而光滑的毛,在其胸部、体侧、四肢和尾部则有长而卷曲的毛。野牛的毛色黑褐,肩高可达2米,体重可达600公斤 康熙字典 【巳集下】【牛字部】牦 《集韵》谟袍切,音毛。牛名。今所谓犏牛者。师古说。《正字通》牦牛,出甘肃临洮及西南徼外,野牛也。人多畜之,状如水牛,𩩙膝尾背胡下黑毛长尺许,尾长大如斗,尝自爱护。古取为旌旄,今人以为缨帽。毛杂白色者,以茜染红色用之。山海经,潘侯之山有牛,四足节生毛,卽此。或作髦,亦作𤙚,又作旄。或省作毛。师古言卽犏牛,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